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郭尚仁的故事

郭尚仁的故事

开始打字练习

郭尚仁在村口的修车铺,开了整整十年。村民们都记得,他手巧,心细,补个轮胎能把轮毂擦得锃亮,收的钱却比镇上便宜一半。有次张婶的三轮车半夜坏在半路,给他打了个电话,他裹着棉袄就骑着电动车赶过来,修好后只收了十块钱,还说 “大冷天的,您赶紧回家暖和”。那时候,没人会把 “老实” 之外的词,安在这个话少、爱笑、手上总沾着机油的男人身上。​

变故是从儿子考上县城重点高中开始的。学费、住宿费、补习班的费用像座小山压过来,妻子在超市打零工,一个月挣的钱刚够糊口。郭尚仁每天把修车铺的门开到深夜,手指被扳手磨出的茧子裂了又好,好了解又裂,可账本上的余额还是没怎么涨。有天晚上,他蹲在铺子门口抽烟,看着村口驶过的黑色轿车,车玻璃里映出自己满是油污的裤脚,心里第一次冒出个念头:“凭什么我这么累,却连给儿子买个好点的书包都要琢磨半天?”​

真正让他走偏的,是邻村的王二。王二做 “二手车生意”,其实是帮人改装来路不明的车。那天王二的车胎爆了,推到郭尚仁的铺子修,临走时拍着他的肩膀说:“尚仁,你这手艺白瞎在修破车上了。跟我干,改一辆车抵你修半个月的车,就是得‘嘴严’。” 郭尚仁当时没应,但王二留下的那句 “为了儿子,你不想让他以后不受罪?”,像根刺扎在他心里。​

第一次帮王二改车,郭尚仁的手一直在抖。他把车架号磨掉,重新打上新的,每敲一下,都觉得心脏要跳出来。拿到那笔比自己一个月收入还多的钱时,他把钱塞在枕头底下,整夜没睡。可看着儿子拿到新书包时的笑脸,他又觉得 “就这一次,以后再也不干了”。​

可 “就一次” 变成了一次又一次。他不再按时开修车铺的门,手上的机油味被新的金属喷漆味取代,话更少了,眼神里多了些躲闪。有次村里的李叔来修车,问他 “最近怎么总不见人”,他含糊着说 “帮朋友忙”,不敢看李叔的眼睛。他开始穿几百块的外套,给家里换了新冰箱,可心里的踏实劲,却越来越少。​

转折点是去年冬天。王二让他改一辆面包车,说 “这活儿急,给你双倍钱”。郭尚仁拆开座椅时,发现底下藏着个黑色布袋,打开一看,全是捆好的现金。他心里发慌,想退了这活儿,可王二却翻脸了:“你知道得太多了,现在想走?晚了!” 那天晚上,他跟着王二去 “交货”,才知道这面包车是用来运赃物的。交易时被警察撞见,王二开车就跑,郭尚仁坐在副驾上,看着窗外闪过的警灯,脑子一片空白。​

车最终撞在路边的树上。王二被抓时还在喊 “不关我的事”,而郭尚仁从变形的车里爬出来,手上流着血,看着赶来的警察,突然蹲在地上哭了。他想起自己的修车铺,想起儿子放学时会来铺子等他,想起村民们信任的眼神 —— 那些他曾经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都被他亲手弄丢了。​

现在,郭尚仁在看守所里,每天都会对着窗户发呆。他给儿子写过一封信,里面只有一句话:“爸错了,别学爸的样子。”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他布满皱纹的手上,那双手曾经能修好任何坏了的零件,却再也修不好自己走错的人生。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