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b580

b580

开始打字练习

周末的 “装机实验室” 里格外热闹,RTX 4060 正围着大哥 RTX 4090 转 —— 作为中端显卡圈的 “实力派”,4060 最佩服的就是这位旗舰大哥:银黑相间的散热铠甲泛着冷光,八根热管像强健的筋骨,开机时风扇转动的低沉声响,都透着一股 “稳操胜券” 的气场。​

“听说了吗哥?隔壁的 Arc B580 最近总跟人说,它的 12GB 显存能‘吊打中端卡’,昨天还跟我炫耀《赛博朋克 2077》开帧生成能到 40 多帧呢。”4060 撇着嘴,语气里带着不服气。​

RTX 4090 正帮用户渲染一段 4K 游戏宣传片,听到这话,风扇转速微微放缓,像是笑了笑:“别急,等会儿用户要测新出的《星际战甲:涅槃》,正好让它见识下,什么叫‘旗舰的实力’。”​

话音刚落,主机箱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 ——Arc B580 被装了进来,翠绿的散热片在一众黑银硬件里格外扎眼。“哟,这不是 RTX 4090 吗?久仰大名。”B580 的风扇转得飞快,“听说你是显卡圈的老大?今天不如比一比,让 4060 这小弟看看,不是所有卡都靠‘堆规格’撑场面。”​

4060 刚要反驳,4090 轻轻拦住它,只说了句:“按测试流程来,数据说话。”​

第一局,《星际战甲:涅槃》2K 分辨率全高画质 + 光追拉满。Arc B580 一开始还挺自信,加载游戏时抢先报出帧率:“我开 XeSS 超高质量,帧生成拉满,应该能稳 60 帧!” 可进入游戏后,画面刚出现大规模粒子特效,它的帧率就开始跳水 —— 从 58 帧掉到 42 帧,风扇狂转得像个小马达,散热片摸起来发烫。​

“到我了。”RTX 4090 接过控制权,开启 DLSS 3 质量模式,显存占用瞬间拉到 12GB,却连一丝卡顿都没有。屏幕上,星际战舰的金属纹理在光追下清晰得能看到划痕,爆炸特效溅起的火星带着真实的光影轨迹,帧率稳定在 144 帧,风扇只是轻轻转动,散热铠甲依旧冰凉。“这…… 怎么可能?”B580 的风扇慢了半拍,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4060 在一旁补了句:“我哥的 CUDA 核心有 16384 个,你才 2560 个,光追单元更是你的 8 倍多,比帧率?你差得远呢!”​

第二局,AI 绘图任务 —— 用户要生成一张 “赛博朋克城市夜景”,要求 8K 分辨率、超细节纹理。Arc B580 摩拳擦掌:“我 12GB 显存,肯定比 4060 快!” 可按下生成键后,进度条走得比蜗牛还慢,半小时过去才完成 30%,还弹出 “显存不足,需压缩纹理” 的提示。​

RTX 4090 接过任务,24GB 大显存直接 “吞下” 全部数据,Tensor 核心全速运转,进度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飙升 ——5 分钟,一张细节拉满的 8K 图就生成了:霓虹灯的光晕透着玻璃折射的层次感,雨水中的倒影带着动态模糊,连远处广告牌上的小字都清晰可辨。“这就是 Tensor 核心的威力?”B580 彻底蔫了,它的 AI 算力连 4090 的零头都不到。​

最后一局,4K 视频渲染。用户要导出一段 10 分钟的游戏集锦,带多轨道特效和色彩校正。Arc B580 硬着头皮上,导出进度走了 20 分钟才到 50%,还因为算力不足,中间卡了三次。而 RTX 4090 接手后,NVENC 编码器全速运转,仅用 6 分钟就完成了导出,视频画质还比 B580 的版本更细腻 —— 暗部细节没丢失,色彩过渡也更自然。​

测试结束,Arc B580 的风扇耷拉着,再也没了一开始的傲气。RTX 4090 拍了拍它的散热片:“不是你不行,是定位不同 —— 你主打中端性价比,我负责旗舰级性能,各司其职才是显卡圈的规矩。”​

4060 凑过来,一脸骄傲:“看到没?我哥这才叫‘吊打’!不过你也别灰心,好好优化,中端圈还是有你的位置的。”​

夕阳透过机箱的侧透板照进来,RTX 4090 的散热灯缓缓变暗 —— 它又要准备迎接下一个高负载任务了,而这场 “旗舰对中端” 的较量,也成了装机实验室里新的谈资。​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打字速度TOP10

  • 暂无打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