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开始打字练习

一、

大家都读过一些扣人心弦的故事。在那些故事中,主人公的生命已经有了既定的期限,长的能再活一年,短的则只有二十四个小时。我们对这些注定要死的人总是特别感兴趣,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度过最后的时光的。当然,我说的是那些有选择能力的自由人,而非那些被判了刑、身陷囹圄的犯人。

这样的故事会让我们思考,面临相似的境遇我们会如何面对。既然终有一死,那么在最后的时光,我们会安排什么?经历什么?和什么人交往共处?在回顾过去时,我们会觉得哪些是幸福,哪些是遗憾呢?

有时我不禁会想,如果我们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样的人生态度会让我们排除干扰,直面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让每一天都过得优雅从容,活力四射,敏锐地感知生活、热爱生命。当我们感到时光在面前持续延伸,未来的日子、未来的岁月像全景一样无限,我们通常会丧失过好每一天的能力。当然,也有一些人愿意按照伊壁鸠鲁的信条生活,即“吃吃喝喝,追求快乐”。不过大多数人总是会被日益迫近的死亡所折磨。

在故事中,注定要死的主人公总是在命悬一线的时刻因命运的突变而得救,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他的价值观也会因此发生改变。他对于生命的意义和永恒的精神价值的欣赏能力更加敏锐了。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在死亡的阴影下生活,或者曾生活过的人,会觉得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甜美甘醇。

可是,我们大都把生命视为理所当然。我们知道终有一天会死,不过我们总是把那一天想象成遥不可及的将来。当我们身强体健的时候,死亡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于是很少想起死亡。日子在无穷的展望中延伸,于是我们沉浸于琐碎的事物中,几乎意识不到自己对生命淡漠的模样。

我觉得,同样的懒散也体现在我们对待所有的本能和感官的功能上。只有聋人才会珍视听力,只有盲人才能明白视力带来的说不尽的幸福。这个情况对于那些成年阶段才失去视力和听力的人来说尤其显著。而那些从未受过听力或视力损伤之苦的人,却很少充分利用这些天赐的官能。他们迷迷糊糊地看向四方、听着各种声音,却没有重点,也不去品味。还是那亘古不变的道理:直到失去才会明白事物的珍贵,直到病倒才会了解健康的重要。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在早年的某段时间遭受一下失明和失聪的痛苦,将会是幸事一桩。黑暗会让他珍惜视力,寂静会教他享受声音。

我时常询问能看得到的朋友们,想了解他们都看到了什么。最近,我的一个朋友来家里看我,她当时刚在树林里散步了许久。我问她都看到了些什么。她说,“没什么特别的”。要不是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回答,我可能都无法相信。很久以前我就已经懂得,能看到的人却根本看不见什么。

我不禁问自己,在树林里散步了一个小时之久,却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也没注意到,这怎么可能呢?我什么都看不见,可是仅仅通过触M,我就能发现数不清的令我感兴趣的东西。我能感受到一片树叶的精美对称。我的双手在白桦树光滑的树皮上、在松树粗糙的树皮上轻轻地抚过。春天,我能M到树干的枝条正充满希望地C出嫩芽,这是经过严冬的沉睡之后,大自然渐渐苏醒的第一个迹象。我能M到花朵那令人惊喜的、天鹅绒般的柔软质地,能感受到花瓣的美妙卷绕。大自然向我展示着她的神奇。有时候,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我把手轻轻放在一棵小树上,通过树枝的微颤,能感受到小鸟的愉快歌唱。我让沁凉的溪水从我张开的手指间流过。对我来说,茂密的松针和柔软的小草铺就的地毯,要比奢华的波斯地毯更令人喜爱。我觉得,四季的盛会就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永不散场的戏剧,这部剧的一幕一幕都从我的指尖流淌出来。

有时候,因为太想亲眼看到这些,我的内心不由得呼喊起来。如果仅凭触摸我就能够得到许多欢乐的话,要是我能亲眼看到,我的眼前会呈现多少美不胜收的画面呢?然而,那些拥有视力的人显然却看不到什么。充满世界的色彩与风姿对他们完全是视而不见的。也许这就是人性吧。已经拥有的不懂得欣赏,未能得到的却引颈渴求。不过,在光明的世界中,视力仅仅被作为方便做事的手段,却没能使生活更加美满丰富,实在是一种极大的遗憾。

如果我是大学校长的话,我会设立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们要努力向学生们展示视力能如何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乐趣,让学生们看到从前在他们眼前一闪而过的美好,同时还要努力唤醒学生们沉睡的、懒散的官能。

二、

或许,最好的阐释方法是让我来想象一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只有三天,我最想看到什么。在我想象的时候,希望你也能静心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你的视力也只剩下了三天,你想如何使用你的眼睛呢?如果接下来的第三个夜晚,黑暗降临之后,你的太阳便从此永远不再升起,那么中间这三个宝贵的日夜,你将如何度过呢?你最想注视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我呢,当然最想看到在多年的黑暗中对我来说变得愈加珍贵的东西。你也一样吧,也希望把目光停留在对你而言非常珍贵的东西上面。这样,当你进入向你逼近的漫漫长夜的时候,那些珍贵的记忆便会随你左右。

如果真的有奇迹发生,让我拥有了三天光明,之后便再次回归黑暗,那我将把这三天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天,我想看到身边那些善良的人们,正是他们温柔的陪伴才使我有了活下去的意义。首先,我要久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莎莉文老师的脸庞,她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来到我身边,为我打开了外部的世界。我不仅要看清她脸庞的轮廓,让她的模样在我的记忆中永久珍藏,我更要仔细端详她的脸庞,在那里看到同情、温柔和耐心的活生生的证据。她正是以这种同情、温柔和耐心完成了教育我的艰难使命。我还要看到藏在她眼睛里的性格力量,这种力量使她坚定地站在困难面前毫不动摇。我还要看到她时常对我流露出的对天下苍生的悲悯之心。

我并不知道通过“灵魂的窗口”——眼睛——去看透一个朋友的内心是怎样一种体验。对我来说,“看”就是通过指尖的触摸勾勒脸庞的轮廓。我能通过指尖察觉微笑、悲伤以及其他许多显而易见的情感。我通过面部的感触了解我的朋友。不过,通过触摸我并不能描绘他们的品格。当然,其他方式能让我对品格有所了解:通过他们对我表达的思想,通过他们在我面前的行为举止。不过我确信,更深刻的了解对我来说是不可能了,如果我能看到他们,通过观察他们对不同思想、不同情境的反应,通过注意他们的眼神与面容所流露的最直接的、一闪即逝的反应,才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我对亲近的朋友都很熟悉,因为经年累月的相处,他们已经从不同的方面向我展示了自己。可是,对于相处不多的朋友,我的印象却只有是断片式的获取:或者从一次握手中;或者在他们说话时我把指尖放在他们的双唇上进行的感触中;或者是他们在我掌心轻轻拍打出的只言片语中。

而你却能看到。你能通过观察细微的表情变化,肌肉的微小颤动和双手的轻微颤动,迅速而深刻地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这多么容易,又多么令人满足啊。可是,你是否想过运用视力去看透朋友或者熟人的内在本质呢?你们作为拥有视力的人,大多是不是仅从脸部的外部我特征随意地了解一下别人,便丢在一边不再去想了呢?

举个例子吧。你能精确地描绘出五个朋友的面容吗?有些人可以,不过大多数人做不到。作为一个试验,我曾经问过与妻子相伴多年的丈夫们,他们妻子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他们总是一副尴尬迷糊的样子,不得不承认他们根本就说不清楚。这里还可以顺便补充一句,妻子们总是成年累月地抱怨丈夫们根本不注意她们的新裙子、新帽子,对家中陈设的变化也毫不在意。

那些眼睛看得到的人,很快就对身边的一切惯常事物视为理所当然,实际上他们的眼睛只会在令人惊异的、引人入胜的事物上停留。而且,就算是最引人注意的景象,他们的眼睛也是懒散的。法庭记录每天都向我们展示那些所谓的“目击证人”所看到的是多么不准确。一个特定的事件需要许多证人从不同的方面“目击”。有些人会比其他人看到的多一些,不过能看到视线之内所有事物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有多少事情要看啊!

第一天我肯定会很忙碌。我要把所有亲爱的朋友都叫到身边来,我会长久地注视他们的脸庞,我要把能展现他们内在美的外在证据都深深镌刻在脑海中。我要将目光长久地停留在婴儿的脸上,这样我便能够捕捉热切的、纯洁的美的模样,这种美是个体在尚未体验人生路上的诸多冲突之前才会拥有的。

我还要好好看看我的两只狗那一双双无比忠诚、无比信任的眼睛——沉稳又机灵的苏格兰小黑和健壮又懂事的大丹犬赫尔加。它们热情、温柔而又顽皮的陪伴带给了我巨大的慰藉。

在这繁忙的第一天,我还要看看我家里那些简单的陈设细节。我想看看脚下地毯的温暖色彩;想看看墙上挂画的美丽色调;还有那些把房子变成家的亲切的小摆件、小东西。我的目光要充满虔敬地停留在我曾读过的那些盲文书上,而且还会以更热切的目光停留在能看见的人所读的那些印刷书籍上。在我生命的漫漫长夜中,那些我读过的书,还有别人读给我的书,都凝铸成一座闪闪发光的巨大灯塔,向我展示出人类生命与人类精神的最深航道。

在获得光明的第一天的下午,我会花好长时间到树林里散步,听任我的目光陶醉在大自然的如画美景之中。我会用几个小时的时间,把全部身心沉浸在巨大而壮美的画卷中——这幅画卷对于能看见的人来说一直是展开的。在林中徜徉得心满意足之后,我会沿着农场旁边的小路回家,因为在那条路上,我也许能够看到温顺的马儿在田里耕种(或许我只会看到一台拖拉机!)以及亲近土地的人们脸上的安详与满足。我还会祈祷能够看到光辉灿烂的落日。

当夜幕降临,我会看到人造的灯将黑夜点亮,体验因此而获得的双倍的欢乐。人类的天赋创造了这些光芒,在大自然步入黑暗时,这些光芒使人类的视力得以延展。

在得到光明的第一个夜晚,我肯定无法入睡,白天的记忆那么多,将脑海挤得满满的。

三、

在获得光明的第二天,我将与黎明一起醒来,见证黑夜转为白昼的令人激动的奇迹。我会带着敬畏之心观赏太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将光芒遍洒宇宙的壮观景象。

这一天,我要迅速但认真地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我想看看人类发展的壮美进程,想看看万花筒一样的时代变迁。这怎么能够压缩在一天内进行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我已经到纽约自然博物馆参观过好几次了,每次都是用手触摸那里的多种展品,可我多么渴望能够亲眼看看啊,那是地球发展的浓缩史和人类发展的浓缩史——被陈列在其原生环境中的各种动物和不同人种;在身材小巧的人类凭借强有力的大脑后来居上,征服动物王国之前的遥远年代,那些在地球上漫游的身形巨大的恐龙和乳齿象的骨架;对于动物发展进程、人类发展进程以及工具发展进程的逼真而生动的展示——人类正是使用这些工具在这个星球上为自己建造了安全的家园;以及,自然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他方面的许多展品。

我不知道这篇文章的读者中,有多少人看过这发人深思的博物馆中展出的独具一格的生物全景图。有许多人肯定没有机会到那里去,但是我相信一定有许多人虽然有机会去,却没有好好利用。那里的确是使用眼睛的好地方。拥有视力的人在那里看上好几天,每天都会有满满的收获。可是在我的想象中,我只有三天的光明,因此只能匆匆一瞥,然后就此别过。

我的下一站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像自然历史博物馆展示了世界的物质方面,大都会博物馆展示的是人类精神多种面向的表现形式。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艺术表达的冲动和欲望与人在食物、住所和繁衍方面的迫切需要一样强烈。在这里,在大都会博物馆宽敞的展厅中,出现在我面前的是用艺术手段所表达出来的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精神世界。通过双手的触摸,我对古尼罗河流域出土的诸神雕像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我还触摸过帕特农神庙的浮雕的复制品,也感受过正在冲锋陷阵的雅典勇士的匀称和谐之美。阿波罗、维纳斯和有翅膀的萨莫雷斯胜利女神的雕像都是我指尖的朋友。而荷马那胡须浓密、满是节瘤的面部雕像则令我倍感亲切,因为他也知道做盲人是什么感觉。

我的手指在活灵活现的古罗马以及后世的那些大理石雕像上逗留过许久。我的手曾掠过大英雄摩西塑像的石膏模,那是米开朗琪罗令人鼓舞的杰作;我还曾感受过罗丹雕塑的力量;我也对哥特式木刻所体现的献身热情感到敬畏。尽管这些艺术品本应观看,而非触摸,但是通过触摸,我同样能够感受到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不过,对于依然隐藏的那些只有通过视觉考验领悟的美妙,我就只能靠自己暗自揣度了。我对希腊花瓶的简洁线条赞叹无比,可是花瓶上的人物装饰画对我来说却遥不可及。

所以说,得到光明的第二天,我会通过人类的艺术去探究灵魂。原来那些通过触摸来了解的事情,我终于可以看到了。更加神奇和伟大的是,壮美无比的绘画世界会在我面前绽放开来。从充满宗教奉献精神和泰然气息的意大利早期绘画,到洋溢着狂热的梦幻风格的现代作品我将尽览无余。我要把拉斐尔、达.芬奇、提香和伦勃朗的油画作品仔细端详过够。我还会让我的眼睛饱享委罗内塞浓烈色彩的视觉盛宴,研究埃尔.格列柯的神秘风格,再从柯罗那里领略关于自然的崭新视角。啊,这些不同时代的艺术珍品中蕴含着多么丰富的意义和美感,等待着能看见的人去欣赏啊!

这是宏伟的艺术世界对你们开放的一个部分,而我在这座艺术殿堂的参观过程非常短暂,不可能有更深入的领会,我所得到的仅仅是表面的印象罢了。艺术家告诉我,要达成对艺术的深度理解和真正赏析,就必须训练眼力。要通过经验的积累学会对线条、构图、形态和色彩的衡量与鉴赏。如果我能够看到的话,我会多么幸福地投入到这迷人的研究与学习之中啊!可是,有人告诉我,对你们大多数能够看到的人来说,艺术世界是一片茫茫黑夜,从未开发,也从未点亮。

离开大都会博物馆我将是那么恋恋不舍,那里蕴藏着开启美的钥匙,而这种美却普遍被忽略了。拥有视力的人并不非要去大都会博物馆才能找到这发现美的的钥匙。同样的钥匙也蕴藏在更小些的博物馆中,甚至蕴藏在小型图书馆的藏书中,等待人们去发现。不过,对于我这个只能在想象的有限时间里获得短暂光明的人来说,我的选择自然是找到能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启最伟大宝库的钥匙的所在。

我获得光明的第二天晚上,我会在剧院或者电影院度过。尽管我现在经常去欣赏戏剧表演,可是我需要同伴把剧情在我手上拼写出来。我是多么想亲眼看看哈姆莱特的迷人形象,或者是在伊丽莎白时期艳丽多彩的裙裾间穿梭飞奔的福斯塔夫啊!我是多么想用目光追随哈姆莱特的优雅举止,还有福斯塔夫那趾高气扬的滑稽模样啊!我肯定会陷入不知所措的窘境之中,因为我想看的戏剧太多了,有好几十部,可我只有时间看一部。拥有视力的人,可以尽情在戏剧海洋中徜徉。可我想知道,你们当中有多少人在凝神看戏,或者任何电影与演出的时候,会意识到自己的幸运?你们是否会因拥有神奇的视力并享受了色彩、优雅和动作的盛宴而心怀感激呢?

我能享受到的动作节奏之美仅局限在双手的触摸范围之内。尽管通过地板的震动,我能够感受到节拍,体会些许节奏的美妙,但是对于巴甫洛娃的优雅舞姿,我却只能通过模糊的想象去努力感受。在我的想象里,那样有节拍的动作一定是世界上最令人愉悦的场景之一。我用手指FM过大理石雕塑的线条,能够领略到其中的美妙。如果静态的优雅都如此可爱,那么动态的优雅会令人多么惊喜,多么激动啊!

我最珍贵的记忆之一是约瑟夫.杰弗逊一边表演他心爱的人物瑞普.凡.温克尔的对白与动作,一边让我触摸他的脸和手。我就这样获得了对戏剧世界的微弱一瞥,那片刻的欢乐我将终生铭记。不过,你们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都能看到动作,听到声音,这会产生多么强烈的愉悦啊。与你们这些拥有视力的人相比,我错过的欢愉一定很多很多。如果我能够看一部戏剧该多好啊!那样,对于我曾经读过,或者说通过手语字母了解过的一百多部戏剧,我便明白如何在脑海中去勾勒它们的模样了。

就这样,这个在想象中获得了光明的第二个夜晚,戏剧文学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将使我目不暇接,难以入睡。

四、

接下来的早上,我再次迎接黎明,迫切地要去发现新的欢乐。我坚信,对那些眼睛看得到的人来说,每天的晨光都会展示一种崭新的美好,而且永不停歇。

根据我想象中的奇迹约定,这一天是我拥有光明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我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后悔或者期待中。我把第一天献给了我的朋友们,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朋友。第二天我得以见识人类与自然的历史进程。今天,我要在当下的平凡世界中度过,让自己置身于忙碌工作的人流之中。哪里还能找到像纽约这样芸芸众生奔波忙碌的地方呢?所以,我就选定纽约了!

我从位于长岛森林小丘的郊区家里出发。那是一处极幽静的所在,那里的房屋都不大,但是非常漂亮,四周环绕着茵茵草木和美丽鲜花,妻子们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其间——这是在城中辛苦劳作的男人们得以休息的宁静天堂。我驱车驶过跨越伊斯特河的钢悬索桥,目睹人类头脑的威力与精妙,这全新的体验令我深为震撼。忙碌的船只在河中匆匆穿梭,发出阵阵轰鸣——有轻盈疾驰的快艇,还有缓慢喘息的拖船。如果我能拥有更多时日的光明,我要花很多的时间好好欣赏河上这番快乐的景象。

我向前望去,纽约高耸入云的大楼在我面前拔地而起,这真是一座从童话书中走出来的美妙城市。那景象多么令人敬畏,那些闪闪发光的尖顶,那钢筋水泥铸就的辉煌庞大的建筑群——就好像诸神为自己所建的雕像!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数百万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我想知道,有多少人曾对它多看一眼?恐怕几乎没有吧。只是因为太过熟悉,他们的眼睛便对如此壮观的景象视若无睹。

我匆匆来到这些巨大建筑物之一的顶端,也就是宏伟的帝国大厦上面。因为,就在不久之前,我在那里借助我助理的眼睛“看”到了下面的城市。我急着想把幻想与现实做一下比较。我确信在我眼前铺展开来的繁华的大千世界绝不会令我失望,因为对我来说,那完全是一个全新世界的景象。

随后我便开始环城之旅。首先,我站在街头的一个角落,只是静静地看着过往人群,希望通过观看他们来了解他们的生存境遇。看见微笑,我便开心;看到坚定的决心,我便骄傲;看到苦难,我便心生同情。

我在第五大街上漫步,不去刻意凝视,放眼环顾四周,川流不息的斑斓画卷如同万花筒般绚丽。我相信,身着五彩服装的女性摩肩接踵你来我往的画面,一定是壮丽的奇观,令人百看不厌。不过,如果我有视力的话,我可能也会像大多数女性一样,对某件衣服的时尚款式和裁剪太过关注,而忽略了人群整体的绚烂色彩。我相信,我一定也会对橱窗的展品像上瘾一样喜爱,因为欣赏橱窗中多姿多彩的美丽商品,一定是件赏心悦目的乐事。

以第五大道为起点,我开始环游整个城市——到派克大道、到贫民窟、到工厂,再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我还要到外国人聚居区来一场不用出国的国外旅行。无论看到的景象是欢乐还是悲苦,我都会睁大眼睛仔细观看,这样我才能深入探究,才能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我的心中充溢的都是人与事的各种形象。我的目光对任何微小的事物都不会轻易放过,力求触及并紧紧抓住目光所及的每个事物。有些景象是欢乐的,令人心生愉悦;有些景象则痛苦而悲惨。我不会有意避开痛苦悲惨的事情,因为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这些闭上眼睛,就等于关闭了心灵与思想。

我拥有光明的第三天也要慢慢地结束了。也许,在最后的几个小时中,还有许多严肃的事等着我去追寻,可是在最后一天的晚上,我恐怕又要逃到剧院中去了。我要去看一部滑稽而欢乐的喜剧,这样我也许能够欣赏到人类精神中喜剧的内涵。

到了午夜,我短暂的远离失明的日子就要结束了,永恒的黑夜再次向我逼近。当然,我不可能在这短短的三日看尽我所有想看的事情。可只有当黑暗再次降临到我身上时,我才明白我还有多少没看到的东西。不过,那么多灿烂美好的回忆充盈在脑海中,我都没有时间去后悔。此后,每当我触摸每件东西时,这些闪光的回忆都会让我想起这东西的模样。

我这篇简短的文章概述了假若我有三天光明,我将会如何度过,也许这与你们假若知道自己将要失明时会做出的安排不尽相同,不过,我坚信如果你真的面对同样的命运,那么你一定会睁大眼睛端详那些你过去从未见过的事物,你会为日后的漫漫长夜存储记忆。你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使用你的眼睛,看别的每个事物都变得珍贵起来。你的眼睛会触及并喜爱每一件视野范围内的事物,最后,你终于真的看清楚了,于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在你面前铺展开来。

我是个盲人,我想给那些能看到的人一个提示,给想充分利用视力天赋的人一个忠告:好好使用你的眼睛,就像明天你会遭遇失明一样。这个方法对于其他各种官能也同样适用。倾听美妙的歌声、小鸟的歌唱、管弦乐队的恢宏旋律,就好像明天你会失聪一样;触摸你能触摸的每件物体,就好像明天你的触觉会消失一样;去闻每一朵鲜花的芬芳,品尝每一口食物的美味,就好像明天你的味觉和嗅觉会离你而去一样。要把所有感觉运用到极致:世上所有的欢乐与美好,通过自然赋予你的感觉方式向你展露的,都值得赞美。而在所有的感觉中,我相信,视觉是最令人愉悦的一种。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