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是寂寞的,但我们需要它
四季有更替,季节有轮回,严冬过后必是暖春,这是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在我们人类眼中,事物的发展似乎也遵循着这一规律,否极泰来、苦尽甘来、时来运转等成语无不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坏运到了尽头好远就会到来。所以,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一临。这是对生活的信心,也是对生活的希望,有他信心与希望,无论事情多糟糕,我们也会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决心。
约翰是一个汽车推销商的儿子,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孩子。他活泼、健康,热衷于篮球、网球、垒球等运动,是中学里一个众所周知的优秀学生。后来约翰应征入伍,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他所在部队被派遣驻守一个山头。激战中,突然一颗炸弹飞入他们的阵地,眼看即将爆炸,他果断地扑向炸弹,试图将它丢开。可是炸弹却爆炸了,他重重地倒在地上,当他向后看时,发现自己的右腿、右手全部炸掉,左腿变得血肉模糊,也必须截掉了。一瞬间他想哭,却哭不出来,因为弹片穿过了他的喉咙。人们都以为约翰再也不能生还,但他去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是什么力量使他活了下来?是格言的力量。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他反复诵读贤人先哲的这句格言:“如果你懂得苦难磨炼出的坚韧,坚韧孕育出骨气,骨气萌发不懈的希望,那么苦难最终会给你带来幸福。”约翰一次又一次默念着这句话,心中始终保持着不灭的希望。然而,对于一个三截肢(双腿、右臂)的年轻人来说,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在深深的绝望中,他又看到了一句先哲格言:“当你被命运击倒在最底层之后,再能高高跃起就是成功。”
回国后,他从事了政治活动。他先在州议会中工作了两届。然后,他竞选副州长失败。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他用这样一句格言鼓励自己:“经验不等于经历,经验是一个人经过经历所获得地感受。”这指导他更自觉地去尝试。紧接着,他学会驾驶一辆特制的汽车并跑遍全国,发动了一场支持退伍军人的事业。那一年,总统命他担任全国复员军人委员会负责人,那时他34岁,是在这个机构中担任此职务最年轻的一个人。约翰卸任后,回到自己的家乡。1982年,他被选为州议会部长,1986年再次当选 。
后来,约翰成为亚特兰城一个传奇式人物。人们经常可以在篮球场上看到他摇着轮椅打篮球。他经常邀请年轻人与他进行投篮比赛。他曾经用左手一连投进了18个空心篮。
有一句格言说:“你必须知道,人们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来看待你的。你对自己自怜,人家则会报以怜悯;你充满自信,人们会待以敬畏;你自暴自弃,多数人就会嗤之以鼻。”一个只剩一条手臂的人能成为一名议会部长,能被总统赏识担任一个全国机构的要职,是这些格言给了他力量。同时,他的成功也成了这些格言的有力佐证。
天无绝人之路,生活有难题,同时也会给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约翰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并创造事业的辉煌,是因为他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坚信冬天之后春天会来临。他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昂首挺进,直至迎来了生命的春天。
生活并非总是艳阳高照,狂风暴雨随时都有可能来临。但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将自己重新打理一下,以一种勇敢的人生姿态去迎接命运的挑战。请记住,冬天总会过去,春天总会到来,太阳也总要出来的。度过寒冬,我们一定会生活得更好。
心中只要有光,就不惧怕黑暗
多年以前,美国有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园艺所重金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事,在当地轰动一时。高额的资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但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的,培植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许多人一阵热血沸腾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一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当天,这件事就不胫而走,引起轩然大波。
寄种子的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20年前当她偶然看到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她不顾8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所顾地干了下去。她撒了一下结最普通的种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最淡的花种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发雪的白。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这位不懂遗传学的老人手中上迎刃而解,这不是奇迹吗?
方法错了,努力就是浮云
克莱克·凯·伍德地母亲在对在当地电台工作的儿子很有意见,因为年纪轻轻的儿子偏偏留着小胡子,她不喜欢儿子这样,因为这样显得太老成了。她多次劝说儿子剃掉胡子,都未秦效。
当克莱克·凯·伍德为本地的公共电台筹措资金时,电台的接线员告诉他,一位妇女打电话说,如果克莱克·凯·伍德把他那让人讨厌的小胡子剃掉的话,她愿意捐100美元。为了工作,克莱克·凯·伍德决定接受这个条件,晚上回到家,他便把胡子剃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支票果然寄来了,可是汇款人栏上却是他母亲的名字。
伍德的母亲用智慧的爱剃掉了他有胡子。当克莱克·凯·伍德成了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后,说到此事时还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份情感让人非常感动。但是,好心也要用对地方,否则不但会添乱,还会把事情搞砸。
一定要战胜自己,你才活得比别人更有意义
胡强的爷爷喜欢留长长的胡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长胡子给他带来了很多不方便。每闪一口痰吐不好,就会流一胡子,还影响吃饭。而且,一些顽皮的孩子老是以拽他的胡子为乐。胡强的爸爸看着很难受,便多次劝胡强的爷爷把胡子剃掉,可是怎么都劝服不了他。
胡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晚上,他趁爷爷睡着的时候把他的胡子给剪了,爷爷醒来十分气愤,两个人大吵了一架。胡强觉得委屈,爷爷气得几天没吃东西,两人谁也不理谁。
都是为了剃胡子,也都是出于爱心,却产生了如此迥异的结果。生活中,我们其实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选错了方式。
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注意方式。只有方式对了,你做的努力才有意义,有时候甚至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效。
快过年了,一位大公司的董事长很苦恼:往年蒸蒸日上的公司,今年的利润大幅度下降。这绝不能怪员工,由于人人都已意识到经济的不景气,干得比以前更卖力。
马上要过年了,昭惯例,年终奖最少发两个月工资,多的时候,甚至加倍。今年可惨了,算来算去,顶多只能给一个月的奖金。要是让多年来羊尊处优的员工知道,工作积极性会大受影响。
董事长忧心忡忡地对总经理说:“许多员工以为最少能领两个月的奖金,恐怕飞机票、新家具都定好了,只等拿资金就出去度假或付账单呢!”
总经理也悉眉苦脸了:“好像给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现在突然改成两颗,小孩子一定会吵。”
“对了!”董事长灵机一动,“你倒使我想起小时候到店里买糖,总喜欢找同一个店员,因为别的让店员都先抓大把,拿 去秤,再一颗一颗往回扣。那个比较可爱的店员,则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后一颗一颗往上加。说实话,最后拿到的糖没什么差别,但我就是喜欢后者。”
没过两天,公司突然传来小道消息:“由于业绩不佳,年底要裁员。”
顿时人心惶惶了。每个人都在猜,会不会是自己。
但是,跟着总经理就做了宣布:“公司虽然艰苦,但大家同坐一条船,再怎么危险,也不愿牺牲共患难的同事,只是年终资金不可能发了。”
听说不裁员,人人都放下心头的一大块石头,没被解雇的窃喜早压过了没有年终资金的失落。
眼看春节将至,人人都做了个过穷年的打算,彼此约好过年不送礼,以渡难关。突然,董事长召集各部门主管召开紧急会议。看主管们匆匆上楼,员工们面面相觑,心里都有点七上八下:“难道又变卦了?”
没几分钟,主管们纷纷冲进自己的部门,兴奋地高喊着:“有了!有了!还是有年终奖,整整一个月,马上发下来,让大家过个好年!”
整个公司大楼爆发出一片欢呼,连坐在顶楼的董事长,都感觉到了地板的震动……
看看吧,董事长不过换了种方法,不但帮助公司度过难关,而且公司的凝聚力也大大提升了。
所以,努力做事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开动脑筋,讲究方式,就能事半功倍,你的目标也许就会提前实现。做事情若不懂得注意方式,往往会坏事。
一定要战胜自己,你才活得比别人更有意义
驯鹿和狼之间存在站一种非常独特的关系,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出生,又一同奔跑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旷野上。大多数时候,它们相安无事地在同一个地方活动,狼不骚扰鹿群,驯鹿也不害怕狼。
在看似和平安闲的时候,狼会突然向鹿群发动袭击。驯鹿惊愕而迅速逃窜,同时又聚成一群确保安全。狼群早已盯准了目标,在这追和逃的游戏里,会有一只狼冷不防地从斜刺里窜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伤一只驯鹿的腿。
每次都是不同的狼从不同的地方窜出来做猎手,攻击的却只是同一只鹿。可怜的训鹿旧伤未愈又添新伤,逐渐失去大量的血和力气,更为严重的是它逐渐丧失了反抗的意志。当它越来越虚弱,已不会对狼构成威胁时,狼群群起而攻之,美美地饱餐一顿。
其实,狼是无法对驯鹿构成威胁的,因为身材高大的驯鹿一蹄把身材矮小的狼踢死或踢伤,可为什么最后驯鹿却成了狼的腹中之食呢?
狼是绝顶聪明的,它们一次次抓伤同一只驯鹿,让那只驯鹿经过一次次的失败打击后,变得信心全无,到最后它完全崩溃了,完全忘了自己还有反抗的能力。最后,当狼群攻击它时,它放弃了抵抗。
所以,真正打败驯鹿的是它自己,它的敌人不是凶残的狼,而是自己脆弱的心灵。同样的道理,要让自己强大起来,唯一的方法就是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每个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如果你能战胜自己,走出布满阴霾的昨天,你就能成为幸福的人,获得自己人生的奖赏。
先把失败看重,再把它看轻
曾经有人做过分析后指出,成功者成功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随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一个渴望成功、渴望改变现状的人,绝对不会因一个错误而停止前进的脚步,他必定会找出成功的契机,继续前进。
一位老农场主把他的农场交给一位外号叫“错错”的雇工管理。
农场里有位堆草垛高手心理很不服气,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把错错放在眼里。他想:全农场哪个能够像我那样,一挑杆子,草垛便像中了魔似的不偏不倚地落到了预想的位置上?回想错错刚来农场那会,连杆子都拿不稳,掉得满地都是草,有时甚至还砸在自己头上,非常可笑。等他学会了堆草垛,又去学割草,留下歪歪斜斜、高高低低一片狼藉;别人睡觉了,他半夜里去了马房,观察一匹病马,说是要学学怎样给马治病。为了这些古怪的念头,错错出尽了洋相,不然怎么叫他“错错”呢?
老农场主知道堆草垛高手的心思,邀请他到家里喝茶聊天。老农场主问:“你可爱的宝宝还好吗?平时都由他们的妈妈照顾吧?”高手点点头,看得出来他很喜欢他的孩子。老人又说:“如果孩子的妈妈有事离开,孩子又哭又闹怎么办呢?”“当然得由我来管他们啦一。孩子刚出生那会真是手忙脚乱哩,不过现在好多了。”高手说。
老人叹了一口气,说:“当父母可不易哦。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你需要考虑的事情还有很多,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因为你是父亲。对我来说,这个农场也就是我的孩子,早年我也是什么都不懂,但我可以学,也经过了很多次的失败,就像错错那样,经常遭到别人的嘲笑。”
话说到这个节骨眼上,堆草垛高手似乎领会了老人的用意,神情中露出愧色。
“优胜劣汰”成为一种必然。但现在人们开始认同另一种说法:成功,就是无数个“错误”的堆积。
错误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错误共生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命运。
错误并不总是坏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因此,当出现错误时,我们应该像有创造力的思考者一样了解错误的潜在价值,然后把这个错误当作垫脚石,从面产生新的创意。事实上,人类的发明史、发现史到处充满了错误假设和错误观点。哥伦布以为他发现了一条印度的捷径;开普勒偶然间得到行星间引力的概念,他这个正确的假设正是从错误中得到的;爱迪生知道几千种不能用来制作灯丝的材料。
错误还有一个好处,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转变方向。只有适时转变方向,才不会撞上失败这块绊脚石。
付出多少,你就能得到多少
有个人在沙漠里穿行,已经连续几天没喝水了。他饥渴难耐,马上就要支撑不住了,突然发现前面一株巨大的仙人掌下面有一口压水井。
他欣喜若狂,马上走了过去。看见压水井上面放着一瓶水,他嗓子都要冒烟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瓶子就要喝水,发现水井上有块醒目的警告牌子,他忍住干渴,只见牌子上写着这样几段话:“这是距离沙漠的尽头,最近的距离是100英里。如果你现在将这瓶水喝完,虽然能暂时解除你的干渴,但是你绝对不可能走出沙漠。如果你将瓶子里的水倒入压水泵,引出井里的水,那么你就能畅饮清凉洁净的井水,使你能平安走出这片沙漠。最后,享用完了别忘了为别人装满一瓶水。”
这个人心想,幸好看了警告,不然后果……然后他将瓶子中的水倒入水泵中,喝足了凉的井水,安全走出了这片沙漠。
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只有懂和付出,才能引出生命之水,助你安然走过人生的沙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种一料粟,秋收万颗子。没有付出,却想不劳而获,就同忘想天上掉馅饼是一样的道理。
一位从南方来的乞丐与一位北方来的乞丐在路上相遇。南方乞丐惊愕地说道:“你多么像我,我也多么像你,你的神情、服装、举止,甚至那个碗,都和我的简直一模一样。”
北方乞丐也兴奋地嚷着:“我觉得在遥远的过去,似乎早就与你相识了。”这两位乞丐被彼此吸引,他们渐渐地爱上了对方。于是,他们不再去天涯海角流浪讨饭,彼此只想依偎在一起。
南方乞丐问:“我们已经在一起了,你还拿着碗乞求什么?”
北方乞丐说:“这还需要问吗?当然是乞求你的爱。我知道你是爱我的,除了我之外,还有谁跟我一样与你有这么多相同点呢?”
北方乞丐继续说道:“亲爱的,将你碗里满满的爱,倒在我的空碗里吧,让我感受你无比的温暖。”
南方乞丐回答说:“我端的也是空碗,难道你没瞧见吗?我也乞求你的爱倒入我的空碗,让我的空碗满满地都是你的爱。”
“我的碗是空的,又怎么给你呢?”北方乞丐一脸狐疑。
南方乞丐也说:“我的碗难道是满的吗?”
两个乞丐互相乞讨,都期望对方能给自己一些什么,可是一直到最后,任何一方都没有得到对方的爱。
他们渐渐累了,各自叹息之后,走回自己原本的路,继续向其他人乞讨。
在期待别人付出前,自己要先学会付出。爱是相互的。建立在对对方予取予求基础上的爱,就你沙滩上的城堡,指望它能经得起海浪的洗礼是不明智的;因为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双方真诚的付出,才能使我们的城建立在坚实的岩石上,我们爱的城堡才可以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所以,要想得到一些东西,你就必须得付出一些东西,付出多少,你就能得到多少。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然,你不必刻意的追求回报,它总是会自己悄悄到来的。
你所谓的低潮,恰是你突围的助力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然后才能获得重生。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我们就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创造新的未来。
乔·路易斯,世界十大拳王之一,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重量级拳击运动员,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他曾经让25名拳手败在自己的拳下。
自从上学以后,乔伊·巴罗斯就成了同学嘲弄的对象。也难怪,放学后,别的18岁的男孩子进行篮球、棒球这些“男子汉”的运动,可乔伊却要去学小提琴!这都是因为巴罗斯太太望子成龙心切。20世纪初,黑人还很受歧视,母亲希望儿子能通过某种特长改变命运,所以从小就送乔伊去学琴。那时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每周50美分的学费是个不上的开销,但老师说乔伊有天赋,乔伊的妈妈觉得为了孩子的将来,省吃俭用也值得。
但同学不明白这些,他们给乔伊取外号叫“娘娘腔”。一天,乔伊实在忍无可忍,用小提琴狠狠砸向取笑他的家伙。一片混乱中,只听“咔嚓”一声,小提琴裂成两截——这可是妈妈节衣缩食给他买的。泪水在乔伊眼眶里打转,周围的人一哄而散,边跑边叫“娘娘腔,拨琴弦的小姑娘……”只有一个同学既没跑,也没笑,他叫琴斯顿·麦金尼。
别看琴斯顿长得比同龄人高大魁梧,一脸凶相,其实他是个热心肠的人。虽然还在上学,琴斯顿已经是底特律“金手套大赛”的卫冕冠军了。“你要想办法长出些肌肉来,这样他们才不敢欺负你。”他对沮丧的乔伊说。琴斯顿不知道,他的这句话不但改变了乔伊的一生,甚至影响了美国一代人的观念。虽然日后琴斯顿在拳坛上没取得什么惊人的成就,但因为这句话,他的名字被载入拳击史册。
当时,琴斯顿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带乔伊去体育管练拳击。乔伊抱着摔坏的小提琴跟琴斯顿来到了体育管。“我可以先把旧鞋和拳击手套借给你,”琴斯顿说,“不过,你得先租个衣箱。”租衣箱一周要50美分,乔伊口袋里只有妈妈给他这同学琴的50美分,不过琴已经坏了,也不可能马上修好,更别说去上课了。乔伊狠狠心租下衣箱,把小提琴放了进去。开头几天,琴斯顿只教了乔伊同个简单的动作,让他反复练习。一个礼拜快结束时,琴斯顿让乔伊到拳击台上去,试着跟他对打。没想到,才第三个回合,乔伊一个简单的直拳就把“金手套”琴斯顿击倒了。爬起来后,琴斯顿的每一句话就是:“小子,把你的琴扔了!”
乔伊没有扔掉小提琴,但他发现自己更喜欢拳击,每同50美分的小提琴课学费变成了拳击课的学费,巴罗斯太太懊恼了一阵后,也只好听之任之。不久乔伊开始参加比赛,渐渐崭露头角。为了不让妈妈为他担心,乔伊悄悄把自己的名字“乔伊·巴罗斯”改成了“乔·路易斯”。
5年以后,23岁的乔已经成为重量级世界拳王。1938年,他击败了德国拳手施姆林。但巴罗斯太太一直不知道人们说的那个黑人英雄就是自己“不成器”的儿子。
漫漫人生,人在旅途,难免会遇到荆棘和坎坷,但风雨过后,一定会有美丽的彩虹。任何时候都要抱乐观的心态,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信心和希望。失败不是生活的全部,挫折只是人生的插曲。虽然机遇总是飘忽不定,但朋友,只要你坚持,只要你乐观,你就能永远拥有希望,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