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一会儿,一辆马车向他驶来。他请求驾车的人把马车停下来,并说:“我想用绳子测量一下马车的车轮,您允许我这样做吗?”那个驾车的人点了点头。祖冲之很高兴,立即拿出绳子,量了一下车轮,然后又把绳子折成长度相同的三段,去量车轮的直径。他翻来覆去地量了好几遍,但总觉得车轮周长的三分之一要比车轮的直径长一些。祖冲之一连测量了好几辆马车,得出的结论都是这样。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个问题弄个明白。
祖冲之长大之后,开始对刘徽的“割圆术”进行了研究。“割圆术”是指在一个圆里画一个正六边形,这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正好与圆的半径相等,之后再画正十二边形,正二十正边形,正四十八边形……依此类推,圆的周长正好就是多边形各边边长相加在一起的长度。刘徽用这个方法算出圆周率为3.14。刘徽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圆周率值的精确程度与圆周内所接的正多边形的数量成正比。
刘徽所取得的成就,为祖冲之进一步推算圆周率提供了理论依据。祖冲之按照刘徽的理论,开始进行演算。他与十三岁的儿子没日没夜地计算十几天,才从正六边形算到正九十六边形。他们算出来的正九十六边形的结果比刘徽的结果少了0.000002丈。
祖冲之的儿子对祖冲之说:“我们算得非常仔细,不可能出错,很可能是刘徽错了。”祖冲之并不同意儿子的说法。他说:“要将刘徽的结果推翻,我们必须要有依据才行。”于是,他们父子俩又不厌其烦地重新计算了一遍。这次结果显示,刘徽的结果是正确的。虽然多花了十几天的工夫,但祖冲之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计算过程中难免不出现错误,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后每一步都要多算一遍才行。就这样,祖冲之废寝忘食地算下去,一直算到了一万两千二百八十八边形,两万四千五百六十七边形。他发现,这两者只有0.0000001的差距。祖冲之明白,按照理论来说,仍然可以继续算下去,但现实让他无法继续,虽然他并不想停下来。就这样,经过周而复始的运算,他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在数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有人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项纪录保持了整整一千年之久。
此后,祖冲之还算出了圆周率分数的近似值,约率是22/7,密率是355/113。这一结果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这个密率值的人,所以有些外国科学家主张将它命名为“祖率”。
除了在天文学和数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之外,祖冲之对机械制造业也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他发明了“计时器”、“水推磨”、“千里船”等机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