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文明比较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表现出推心置腹的真诚态度,已经显得十分必要。对此,很多有识之士从内心呐喊;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点真诚,人与人之间应该一切都是真诚的。事实已经说明:真诚犹如一张人生旅行的通行证。它是一种让人信赖的信物,它是一种让人怀念的信物,它是一种让人亲切的信物。在人际交往中如果缺乏真诚,就等于缺少了车辆,缺少了帆船,缺少了桥梁,缺少了纽带,社会无法将你送往成功的彼岸,无法将你送往胜利的山巅。真诚是一支轻松愉快的歌,是一杯醇厚甜美的就酒,是一首韵味久远的诗。一个人如果有了真诚,就会变得心胸宽阔,心里善良,心底坦荡。在东汉时期,曾经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阎敞,一个叫第五常。两人来往密切,交情深厚。特别是阎敞,人品端正,诚信无私,深得第五常的敬重。一天,第五常来到阎敞家中,说道:“阎兄,小弟奉命调京城任职,路途遥远,且限日到京,行程匆促,钱物携带很不方便,我想将130万贯钱先寄放在兄长这里,以后再来取,您看行不行?”阎敞满口答应,说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一定代贤弟妥善保管,你什么时候来取都行。”于是,第五常就把130万贯钱送到了阎敞家中,阎敞当面把钱封存好。第五常启程赴京那天,阎敞十里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第五常再三劝说留步,两人方依依惜别临别时,第五常还说:“那笔钱阎兄如果需要用,您尽管用就是了。”第五常到京不久,京城突然爆发了一场瘟疫。第五常一家不幸染上此症,先后死去,只留下了他的一个小孙子。第五常在临终前抖抖索索地拉着小孙子的手,断断续续地说:“你如果......能......活下来,年纪......这么小,怎么......生活啊?我有......30万......贯钱,寄放在......家乡......你......阎敞爷爷......家中,你可以......取来......维持生计......”第五常去世了,他的孙子记住了他的话,知道他在家乡的阎敞爷爷家中寄放了30万贯钱。但当时年幼,路途又远,无法去取回这笔钱,只能靠他家在京城的亲戚朋友周济度日。十几年过去了,第五常的小孙子长大了,这才返回故里。为了安置家业,他想去找阎敞爷爷取回爷爷存放的钱,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口说无凭,手中没有任何凭据,这么多年过去了,能拿到这笔钱吗?一天,阎敞正在书房里读书,忽然家人进来说,有一位青年公子求见。阎敞来到客厅一看,觉得似曾相识,又实在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是不是真的见过?那青年拜见了阎敞,说起爷爷第五常,阎敞才知道原来他是五常贤弟的孙子。阎敞闻听五常贤弟一家的不幸,回想起过去两人的友情,百感交集,为朋友哀伤。第五常的孙子还没有启齿问钱的事,阎敞就说了:“你的生计暂时不用发愁,你爷爷又130万贯钱寄放在我这里,你现在可以拿去用。”第五常的孙子一听,着实吃了一惊,爷爷说的是30万,不是130万呀!于是,他将爷爷临终前的话说了一遍,问阎敞爷爷说:“您老人家是不是搞错了?没有那么多,只有30万。”阎敞忙说:“没有错,没有错!孩子,我估摸是你爷爷在重病之际,头脑兴许不清醒,把话说错了。”说着,忙到储藏室将第五常当年寄放的130万贯钱搬了出来,亲手交给了第五常的孙子。第五常的孙子接过钱来,含泪告辞。他在想:阎敞爷爷不愧是我爷爷的好朋友。这真是钱财有数,诚信无价啊!交友要交心,待人贵在诚,真诚地对待朋友,应该讲信用,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第五常奉调赴京履职时之所以将130万贯钱寄放在阎敞家中,就是因为他相信阎敞这位朋友,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位朋友人品端正、诚信无私,而且后来发生的情况也确确实实证明了这一点。正所谓:“钱财有数,诚信无价!”人世间,只要有真诚,就会产生心灵的感召,心灵的呼应,心灵的直白;即使是遇到挫折,也不会气馁;即使是遇到晚秋,也不会寂寥;即使是遇到冬夜,也不会觉得寒冷。人与人之间如果有了真诚,便有了进步的阶梯,便有了成长的沃土,便有了融洽的氛围,便有了友谊的桥梁,便有了关系的和谐。由此可见,只要有真诚存在的地方,那里永远是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每个人都会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活,自由地拥抱太阳,脸上总是洋溢着舒心的微笑。当今时代,人们渴望真诚,人们呼唤真诚,人们需要真诚。只有让真诚植根于广袤的大地,映照于辽阔的江海,扎根于众人的心灵,人与人之间就会更磊落,世界就会更美好。我们渴望真诚,我们呼唤真诚;我们感戴真诚,我们崇尚真诚。对待朋友真诚,对待异己者更需要你付出加倍的真诚,才有可能化敌为友,使之成为你的朋友。
3-6:用诚信架起友谊的桥梁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