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真经
《易经·系辞》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意思是说:“君子在安逸时不敢忘记危险,在生存时不敢忘记灭亡,太平时不敢忘记动乱,因而能够让自身平安而国家也能够保全。万物发展有其规律,到极致事就会走向反面,到鼎盛时就会走向衰败。熊熊燃烧之火,离快要熄灭的时候已经不远了——而在火灭之前先点灯才明智人士。
厚黑妙用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门下有三千门客,是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当时楚国考烈王没有子女,春申君就四处搜寻美女献给楚王。当时有个赵国人,叫李园,他有个妹妹长得很漂亮。李园本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但是他临时改变了主意,把妹妹献给了春申君。
春申君宠幸这个美女,没过多久,她就怀孕了。美人想到了一条妙计,和她哥哥偷偷商量后,对春申君说:“夫君,楚王跟您的感情真是好啊!”春申君动情地说:“是啊,我和楚王的感情就连亲兄弟也比不上。”美人又说:“可是楚王没有儿子,他死后只有让自己的亲兄弟做国君。新国君一定只重用自己身边的人,哪轮得到您呢?而且您现在的地位这么高,肯定有对楚王的兄弟不够礼貌的地方,那您的处境岂不是更危险了吗?”春申君听了,说:“是呀,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美女眨了眨眼睛,说:“办法倒是有一个。我已经怀孕了,如果楚王现在喜欢上我,那我生下来的孩子就可以当上国君。那您就不用担心以后得前途啦。”春申君照这个美女说的,把她献给了楚王。美女果然很快就得到了楚王的宠爱。后来,这个美女在王宫生了一个男孩。随后这孩子被立为太子,美女也就当上了王后。楚王又提拔她的哥哥李园当了高官。但是,李园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一来想夺取春申君的权位,二来也怕春申君泄露秘密,便在私底下养了许多杀手,计划伺机杀他灭口。
此时的春申君还蒙在鼓里。他的一个门客朱英对他说:“您做楚国的丞相已经二十多年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一天楚王死了,您就要辅佐年幼的太子,直到他长大成人。这是您的福气,但这其中也可能隐藏着灾祸。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春申君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满不在乎地说:“我现在过得很好啊,至于将来,会有什么不幸呢?”朱英忧心忡忡地说:“李园一直想夺取您手中的权力,他早就偷偷养了许多杀手,只等楚王一死,便将矛头指向您。这就是我说的灾祸啊。不过,现在挽救还来得及,您只要先把我派到楚王的身边,替您干掉李园,先下手为强,免除您的后顾之忧。”春申君哈哈一笑,拍拍朱英的肩膀说:“先生多虑了。我了解李园,他是个胆小、温和的人,我又一直对他那么好,他不会做出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过了十几天,楚考烈王死了。李园先到宫里,安排杀手埋伏在宫门内。春申君匆忙进宫,刚走进宫门,李园的杀手就从两旁杀出来、春申君还没来得及喊救命,头就被割了下来,连他的家人也没能逃过这场血光之灾。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就这样被杀掉了,更为悲惨的是他可能到死也不知道是谁杀死他的,因为在他印象中,李园是胆小温和且自己对其有恩的人。
春申君的主要悲剧,就在于他没有认清李园这样的小人,对他没有防范,更没有先下手为强的意识,最终导致了自己被杀的局面。从中我们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面对敌人,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防患于未然才能使自己不受侵犯。
孙叔敖原来是位隐士,被人推荐给楚庄王,三个月后做了令尹(宰相)。他善于教化引导人民,因而使楚国上下和睦,国家安宁。
有位孤丘老人,很关心孙叔敖,特意登门拜访,问他:“高贵的人往往有三怨,你知道吗?”
孙叔敖会问:“您说的三怨是指什么呢?”
孤丘老人说:“爵位高的人,别人嫉妒他;官职高的人,君王讨厌他;俸禄优厚的人,会招来怨恨。”
孙叔敖笑着说:“我的爵位越高,我的心胸越谦卑;我的官职越大,我的欲望越小;我的俸禄越优厚,我对别人的施舍就越普遍。我用这样的办法来避免三怨,可以吗?”
孤丘老人感到很满意,于是走了。
孙叔敖按照自己说的做了,避免了不少麻烦,但也并非是一帆风顺,他曾几次被免职,又几次复职。有个叫肩吾的隐士对此很不理解,就登门拜访孙叔敖,问他:“你三次担任令尹,也没有感到荣耀;你三次离开令尹之位,也没有露出忧色。我开始对此感到疑惑,现在看你的气色又是如此平和,你的心里到底是怎样的呢?”
孙叔敖回答说:“我哪里是有什么过人的地方啊!我认为官职爵禄的到来是不可推卸的,离开是不可阻止的。得到和失去都不取决于我自己,因此才没有觉得荣耀或忧愁。况且我也不知道官职爵禄应该落在别人身上呢,还是应该落在我的身上。落在别人身上,那么我就不应该有,与我无关;落在我身上,那么别人就不应该有,与别人无关。我的追求是随顺自然,悠然自得,哪里有工夫顾得上什么人间的贵贱呢?”
肩吾对他的话很钦佩。
孔子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很感激地说:“古代的真人,有智慧的不能使他意志动摇,美女不能使他淫 乱,强盗不能劫持他,就是伏羲、黄帝也不配和他交游。死和生对于人是极大的事情了,可都不能改变他的操守,何况是官职爵位呢?像他这样的人,精神穿越大山无阻碍,潜入深渊也不会被水沾湿,处于卑微地位不会感到狼狈不堪。他的精神充满天地。他越是给于别人,自己越是感到富有。”
孙叔敖后来得了重病,临死前告诫儿子说:“楚王认为我有功劳,因此多次想封赏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为了回报我生前的功绩,一定会封给你土地,你千万不要接受富饶的土地。在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地方叫‘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名字很不好听。楚国人信奉鬼神,越国人讲求吉祥,都不会争夺这个地方,因此这个地方可以长久据有它。”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封给他儿子一块相当好的土地,他儿子辞谢不受,只请求寝丘之地,楚王答应了他的请求。按照楚国的规定,分封的土地不许传给下一代,唯有孙叔敖儿子的封地可以世代相传。
很多人在利令智昏的时候往往没有考虑到物极必反这一点,一旦犯错了想要挽救时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最明智的选择是要防患于未然,正如一堆燃烧的火,在它熄灭之前为自己点灯才能不至于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