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2-4:说话时切忌重复啰嗦

2-4:说话时切忌重复啰嗦

开始打字练习

社交场合一旦出现这样性格的人,无论什么人都会感到伤痛脑筋。他们大大咧咧、漫不经心,讲起话来啰啰嗦嗦一大堆,看不出他们所说的华中间由什么逻辑联系。他们既不知道自己是在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这些,更不知道遇到与人谈话的场合应该怎么办。这样的人往往心里善良,不含恶意,但就是让人受不了。在社交场合说话啰嗦,无论如何也是性格上的一大弱点。它让人神经紧张、心情厌烦又不好粗暴地打断话头:“闭上你的嘴!”于是就有人提出了颇具幽默的设想,建议具有这样性格弱点的人说话时想象自己在打国际长途电话,说话的每一分钟你都必须付款。这是一种合理的想象,你在浪费别人的时间。而一旦你真正这样想的话,那么你肯定会知道自己要说些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要说这些。至于怎么办,这很清楚,唯一的原则就是简洁明快。从任何角度来看,没有人会心甘情愿为自己的一堆废话去付款。所以,这条建议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问题在于,说话啰嗦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所说的含义丰富,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弱点。有两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相聚,他们彼此都对此期盼了很久。结果其中一个带了他热情开朗的新婚妻子一起来。那位妻子从一开始就独占了整个谈话,滔滔不绝,一个接一个地说着一些觉得很好笑,很有趣味的事情。出于礼貌,两个男人沉默地听着,偶尔尴尬地彼此对看一眼。当他们分手的时候,那位妻子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挥舞着手套,兴高采烈地说:“Byebye!”她觉得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夜晚,认识了丈夫的朋友,还进行了一次快乐的谈话。而两个男人却对老朋友分别多年的情况仍旧一无所知,心里诅咒着这个开朗得过分的女人,即使她的丈夫也是如此。心理学家们为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罗列出七个典型的特征:打断他人的谈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希望整个谈话以“我”为重点;由于自己注意力分散,一再要求别人重复说过的话题,或自己的话不记得已经说过了,一再重复;像倾泻炮弹一样连续表达自己的意见,使人觉得过分热心,以致难以应付;随便解释某种现象,轻率地下断语,借以表现自己的内行,然后滔滔不绝;说话不合逻辑,令人难以领会意图,并轻易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有时自己也莫名其妙;不适当地强调某些语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东拉西扯,制造大拼盘;觉得自己说的比别人说的要来得更有趣。凡此种种,都是说话啰嗦者的通病,也往往造成社会交往中的尴尬场面。你不妨对照一下,只要具备了七条中的任何一条,你就有必要在交谈的技巧上加以提高。切记,仅仅有了充分热切的交谈愿望是远远不够的。毫无技巧的谈话只会给人带来烦恼,而不会增进友谊。如果你把这只当做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毛病,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里有几个具体步骤能提醒你在交谈时要注意技巧,更清晰地表达。既然是交谈,就要先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还得用心记住,免得三分钟后你又重新发问,或自己说的和别人说的对不上号。聆听有时比说话更重要。心不在焉、漏听字句和记性不好,就会使谈话变得冗长、拖沓、无聊。实相,如果你在说话时,有人时时提问:“你刚才说什么?”那是多么令人扫兴的事。谈话时要注意观察他人的反应,包括他人的语调是否热情,是否对你说的话题感兴趣。谈话就像司机驾车过十字路口一样,要时时注意红绿灯。当别人表情冷淡、哈欠连连,你仍然滔滔不绝地往下说,无异于违反了交通规则。如果别人对你说的话感兴趣,就会做出积极鼓励的反应,邀请你说下去。否则就是亮红灯,你要赶紧刹车,适可而止。你如果要开口说话,就要把话说得有条理。最令人困扰的就是缺乏条理的谈话习惯,它会轻而易举地将人引到信口开河、废话连篇、离题万里的泥塘里去。说话无组织、无逻辑是思想不清楚的表现,没有人愿意和他打交道。不要把“我”当成谈话中最大的字,要引导对话者积极参与进来。这样即使你要说很多话,也不会让人觉得太冗长。在与人交谈时摆正“我”的位置,是一门大有学问的艺术,你不是一个伟人,没有必要居住在地球中心。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