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会讲一些善意的“谎言”,这源于我们的善良和友好。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善意的“谎言”也同样美丽。美国人霍特一生耿直,憎恶在人际交往中有任何作假。为此,他在50年的生命旅途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终于有所顿悟。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一个可以倾心交谈的人,连妻子和儿子也离他远去。他只能把自己的新想法写在日记上,念给自己听。霍特这样说道:“我到今天才相信,人与人相处是没有绝对诚实的。有时候,适当的假话和假象更能促进友谊和爱情的发展。”我的一位朋友,是一家医院的主治医生,一天,他们正在一起吃饭,突然他的电话响了,原来是值班医生说刚刚送进来一个重症患者。我的医生朋友二话没说,放下筷子就跑了出去,我也随他一同赶到医院。见到伤者,我吓了一跳,只见伤者膝盖以下血肉模糊,且全身是血,还发出令人惊恐的喊叫声。他的意识模糊、眼神呆滞,好像快要死了。看到此情此景,我心想:“这个人还能救得活吗?”我的这位医生朋友这时突然打了他一巴掌,大声喝道:“坚强一点儿!这一点儿伤算得了什么!我马上就会把你治好的,你一定要撑下去。”医护人员立即将伤者抬到了手术室,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我的朋友从手术室走了出来。我便问他:“你见到伤者时,真的以为这样的伤算不了什么吗?”他说:“当时,我心中的第一个念头是:糟了,他恐怕没救了,因为大量出血,腰也扭断了。”“那么你不是在说谎吗?”“是啊,医生是不应该说谎的,但有时却不得不如此,我感到很为难。”我的朋友接着告诉我:“我认为圆谎是名医的条件之一,像刚才的情形,如果我老是说:‘哇,这么重的伤,一定没有救了。’他大概会当场就死去。话又说回来,我也是为了伤者好,所以医生为了救治患者不得不说谎。”第二天,我打电话向他询问伤者的情形,幸运的是伤者逃过了一劫。如果按照常理看,医生说谎自然不能被人们接受,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按常理看,善意的谎言于事有益。谎言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有些人宣称自己从来不说假话,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假话。当我们得知亲人病重或朋友遭难,我们就时常会说一些与实际情形完全不符的假话。从这个意义上看,世界上没有不说假话的人。许多假话在形式上与人际间真诚相处不相一致,但在本质上却温合于人们的心理特征合社会特征,人们都不希望被否定,人们都希望猜测中的坏消息最终是假的。为了人们许多合理的愿望暂时不至于落空,谎言就开始发挥作用。将假话说好并不比说真话容易,我们应消除对谎言的偏见合罪恶感,这样,我们才能把假话说好。具体说来应该注意以下三条规则:其一,真实。假话是无法真实时的一种真实。当我们无法表露自己的真实意图时,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模糊不清的语言来表达真实。比如,当女友穿着新买的时装,问我们是否漂亮,而我们觉得实在难看时,我们便可以用模糊的语言回答说:“还好。”“还好”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不太好还是可以?这就是假话中的真实。它区别于违心而发的奉承合谄媚。其二,合情合理。这是假话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许多假话明显是与事实不符的,但因为它合乎情理,因而也同样能体现我们的善良、爱心和美好。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妻子患了不治之症,不久将要死去,丈夫为之极其颓丧。他应该让妻子知道病情吗?大多数专家认为:丈夫不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妻子,也不应该向她流露痛苦的表情,以增加她的负担,应该使妻子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尽可能快乐。当一位丈夫忍受着即将到来的永别时,他那与事情不符的安慰反而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在这假话里包含了无限艰难的克制。其三,必须说。这是指许多假话非说不可,这种“必须说”有时候是为了摆脱令人不快的困境。例如,美国曾经就一项新法案征求意见,有关人员质问罗斯:“你赞成那条新法案吗?”罗斯说:“我的朋友中,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工作人员追问罗斯:“我问的是你。”罗斯说:“我赞成我的朋友们。”当我们按照上述三条规则去说假话,假话会给我们带来非凡魅力。只要我们心存善良、真实,把假话仅作为交际的一种策略,谎言就是美丽的。智慧箴言:美丽的谎言是在善意基础上交际的必要策略。这同丑恶的假话和以不可告人的目的编造的假话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1-6:善意的“谎言”也同样美丽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