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教育家洛克说:“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如果父母当中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就会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得到尊重和理解。但是,总有些家长喜欢当众给孩子“揭短”,越是人多的时候,就越是要批评他。妈妈和客人正在客厅聊天,倩倩拿着试卷走上前来。“又考那么低!看看这分数!还好意思拿到我面前,真丢人!”妈妈抖着哗哗作响的试卷,像在寻求客人的同情。客人略显尴尬。看重倩倩没有动静,妈妈更加生气:“我说错了吗?她一直都这样,我看是改不了了!我也不报什么希望了!”妈妈气愤失望的表情让倩倩无地自容。“孩子小,一两次考得不好是正常的情况,别这么说孩子。”面对客人的担忧,妈妈仍然“不解恨”地说:“小孩子不说她就不懂,非得我来骂她两句!”有的妈妈总是喜欢在众人面前批评自己的孩子因为这可以让其他人在“无意中”看到自己做妈妈的“权威”,从而令自己“有面子”。但是,这种当众揭孩子的短的做法,虽然成全了妈妈的这种自私心理,却极大地损伤了孩子的尊严,让孩子觉得无地自容,脸上无光而羞于见人,无形中不良刺激强化了孩子的弱点。其实,孩子的面子比大人的面子更重要,而且孩子越大,自尊心就越强。而且,孩子每一个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也许这些原因在成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孩子的眼里那是很严重的事情,不了解原因当众批评孩子,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令孩子产生逆反抵触情绪,继而与家长产生深深的隔阂。一个教育专家在和家长谈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妈妈带着孩子来找这位教育专家,见到之后,跟孩子讲:“问叔叔好。”孩子很懂得礼貌地和这位专家问好。妈妈接着开门见山地当着孩子的面问这位教育专家:“您说,我的这个孩子怎么老是比别人反应慢呢?”教育专家示意家长不要当着孩子问这样的问题,故意把话题岔开了,但是家长并没有意识到。等到把孩子支走之后,教育专家对这位妈妈说:“大姐,我跟你说实话啊,不要在孩子面前评论他。这样还能指望他变聪明吗?”其实,有的妈妈也明白孩子的自尊心非常敏感,不能伤害。但是有时候看到孩子还是老样子,就忍不住怒火攻心,恶语相向了。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呢?很简单,当你觉得自己在气头上的时候,就忍住怒气,离开孩子。当你有意识地躲避孩子,就会少说很多令他伤心的话。这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解决方法。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的心态和教育的出发点直接影响着教育结果。因此,不要因为他是你的孩子,就蛮横地在众人面前使他的缺点一览无余,或是因为无法掩饰呢愤怒的情绪,无辜地伤害孩子。孩子的自尊心有时是透明的玻璃物,碎了就很难黏合起来,伤害是永远的。爱孩子,就要真正地为他着想,停下嘴中的不满,尤其在众人面前。即使孩子在众人面前犯了错误,妈妈也要先维护住孩子的“面子”,等到没有人的时候,在私下里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错误的行为。这既保全了孩子的自尊,也会让孩子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接受妈妈的批评。
5-3:孩子有尊严,尽量私下批评他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