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裹着桂花香掠过校园,于海阔拖着行李箱站在图书馆前,望着头顶层层叠叠的梧桐叶,忽然觉得大学生活像一张摊开的宣纸,正等着被染上鲜活的色彩。她不会想到,这片梧桐树下,即将藏起一段横跨四年的温柔时光。
遇见陈屿是在大一的公共选修课上。那天于海悦起晚了,踩着上课铃冲进教室,只剩下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还空着。她轻手轻脚地坐下,刚拿出笔记本,就瞥见邻座男生手边放着一本加缪的《局外人》,书角被翻得有些柔软。“你也喜欢加缪?” 男生率先开口,声音像秋日午后的阳光,温和不刺眼。于海悦愣了愣,点头笑道:“是啊,他笔下的孤独感写得特别戳人。” 那节课的内容早已模糊,只记得两人在课间低声聊了很多,从文学聊到电影,从家乡的小吃聊到对未来的期许,仿佛认识了很久的朋友。
他们的关系在一次次不经意的相遇中慢慢升温。于海悦喜欢泡在图书馆三楼的文学区,陈屿总会算好时间,带着两杯温热的奶茶出现,一杯是她钟爱的三分糖珍珠奶茶,一杯是他自己喝的无糖乌龙。有时两人并肩坐着看书,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书页上,偶尔抬起头对视一笑,便能读懂彼此眼中的默契。周末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去逛校园外的老街,在摆满旧书的摊位前蹲半天,或是坐在巷口的小面馆里,分享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于海悦爱吃香菜,陈屿总会把自己碗里的香菜都夹给她,看着她满足的样子,眼底满是笑意。
恋爱中的小插曲,成了青春里最生动的注脚。大二那年冬天,于海悦为了准备辩论赛熬夜查资料,感冒发烧到 39 度。陈屿接到电话时,正在实验室做重要的实验,他匆匆跟老师请假,冒着寒风跑遍了大半个城市,买到她爱吃的清淡粥品和退烧药。看着他冻得通红的耳朵和递过来的温热粥碗,于海悦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陈屿笨拙地帮她擦眼泪,轻声说:“以后别这么拼了,我会担心的。” 从那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彼此,成为对方最坚实的依靠。
他们的爱情,不仅是花前月下的浪漫,更是共同成长的陪伴。于海悦英语不好,陈屿就每天晚上陪她在自习室背单词、练口语;陈屿做实验遇到瓶颈时,于海悦会耐心地帮他整理数据,陪着他在实验室待到深夜。他们一起报名参加 “挑战杯” 竞赛,为了一个方案争论到面红耳赤,又在相互妥协中找到最佳答案;他们一起打卡健身房,互相监督着戒掉奶茶和零食,在汗水里收获更好的自己。于海悦记得,大三那年她过生日,陈屿没有送昂贵的礼物,而是亲手制作了一本相册,里面装满了两年来他们一起拍的照片,每一张照片下面都写着温暖的备注。“海悦,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时光。” 看着那些熟悉的画面,于海悦忽然明白,最好的爱情,就是和你一起变成更好的人。
大四的时光像被按下了快进键,毕业论文、实习面试、毕业答辩,忙碌填满了每一天。离别的伤感悄悄蔓延,他们开始认真规划未来。于海悦想去南方发展,陈屿原本已经拿到了家乡的 offer,却默默改了志愿,陪着她一起投递南方的公司。“你不用为我放弃这么多。” 于海悦哽咽着说。陈屿握住她的手,认真地说:“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我们说好要一起走下去的。” 毕业典礼那天,两人穿着学士服,在曾经相遇的梧桐树下合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们年轻而坚定的脸上,仿佛在见证一段未完待续的美好。
如今,于海悦偶尔会想起大学生活里的那些日子。想起图书馆里的奶茶香,想起老街上的牛肉面,想起实验室里的深夜灯光,想起陈屿温柔的眼神和坚定的陪伴。那段在青春里萌芽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沉淀成最温暖的模样。它像一颗种子,在梧桐树下生根发芽,在共同成长的岁月里,开出了最美的花。于海悦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她都会和陈屿一起,带着这段青春里的美好回忆,勇敢地走下去。因为她始终相信,梧桐叶落时遇见的那个人,注定会陪她走过漫长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