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3-6:别把自己的想强加给孩子

3-6:别把自己的想强加给孩子

开始打字练习

小伟从幼儿园回家后就一直在看动画片。外婆烧好了菜,叫道:“小伟,吃饭啦!”小伟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外婆又叫道:“小伟,快来呀,要不饭菜都要凉了。”小伟头也不回地说:“我不要吃饭,我要看动画片。”听到小伟的回答,外婆对坐在一旁的外公使了一个眼色,于是外公趁小伟不注意,悄悄把电视频道给换了。小伟立刻大哭大叫起来,外婆好说歹说小伟都听不进去。最后外公狠狠打了小伟屁股两下,才把小伟拉到了饭桌旁。但小伟是一边哭着一边吃饭的,看到这种情况家里的其他人这顿饭也吃得没滋没味......相信很多家庭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的时候大人们为了减少“麻烦”,干脆就把饭菜端到电视机前,让孩子一边看一边吃。其实这些做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人与人给不相同,如果以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别人的心思,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作为父母,要时时刻刻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尽力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时也要教会孩子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比如上边的例子中,大人不爱看动画片,但是小孩爱看;大人喜欢按时吃饭,但孩子并不在乎。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喜好,或者采取适合的策略去影响孩子。比如,可以给孩子两个选择,要么“看完动画片,马上来吃饭”,要么,“再看两分钟就来吃饭,然后吃饭后还可以再看一个动画片”。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这样执行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家长们必须承认,孩子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兴趣、需求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父母应该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在做出判断前,首先应该先让孩子表明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与孩子商讨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同时根据孩子的特点、条件,给予适合的指导。在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搞“一言堂”和专制主义,不能只允许自己发布命令,不允许孩子表达意见。比如父母认为学一门乐器很重要,因此就不管孩子是不是喜欢,就逼着孩子去学习。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看法,一切只从自己的一直出发,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也就说把自己的想法不分情况的投射到别人身上,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这在家庭教育中是应该避免的。“投射效应”提醒我们,父母和孩子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感受可能截然不同的。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主管意志强加给孩子。在有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父母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强求孩子看,在这些事情上,父母应该尽量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为了避免“投射效应”,父母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试着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去观察问题。当发现孩子在自己的抽屉上加了锁的时候,可以参照孩子那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去理解,更简单的方法就是回忆自己在同样年龄的时候的心理特点,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孩子的心理,进而理解孩子的行为。除了自己要避免对孩子的“投射效应”,也要注意引导孩子别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的小朋友,要教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感受。比如当孩子打了其他小朋友的时候,首先要问清楚打人的原因,防止自己误解孩子。当明确了原因,这时就可以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问他:“要是因为这个原因别人打了你,你会不会不开心呢?你现在打了别的小朋友,他也很难过,你最好去跟他道个歉。”有时候为了教会任性的孩子理解别人的感受,父母还可以采用“角色转换”的方法。比如,让任性的孩子去照顾比自己还小、还任性的孩子,从而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任性”给别人带来的麻烦,相信有了这些体会之后,孩子就很容易改变这个坏习惯了。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打字速度TOP10

  • 暂无打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