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3-5:一个拥抱胜过十次说教

3-5:一个拥抱胜过十次说教

开始打字练习

在人际交往中,身体语言往往能比口头语言传递更多的信息。所以父母在和孩子的交往中,不仅要留意赞成的语言传达的信息,还要学会利用身体语言。当孩子跌倒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嘴里说着:“宝宝快起来,不疼不疼!”可是脸上却带着惊慌失措的表情,手也不由自主地伸向孩子。孩子看到妈妈这时候的表情,就会大哭起来。其实孩子年龄虽小,但是第六感是相当敏锐的,他们能从父母微妙的表情和动作中判断出父母的态度。如果在孩子跌倒的时候,以坚定的目光看着孩子,并对孩子说:“自己起来吧!”孩子就会知道父母不会帮助自己,然后就会自己站起来。曾经有一个实验:让妈妈面无表情地看着正在笑的六个月大的孩子,结果,不一会儿,孩子就不再笑了。当妈妈离开后,再次回到孩子身边时,他根本就不看妈妈。这个实验证明,面无表情或郁郁寡欢的妈妈很容易刺伤孩子的心。孩子虽小,但他却能清晰地从妈妈的表情、动作上感觉到妈妈的态度。也许父母不知道,孩子对于表情的敏感程度,远远超出了家长的想象。据研究,在孩子语言能力没有成熟前,父母与他交流时,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能占到97%的比重。大一点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更善于观察父母语言之外的其他东西。因此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一定要留意自己的身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当孩子想妈妈了或者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可以把孩子搂在怀里,脸贴着脸,缓缓地拍着他的背部,嘴里轻轻地说些安慰话,这样孩子那颗惊恐失措的心会渐渐趋于平静。当孩子说着不着边际的话时,家长最好也要面带微笑等他说完再发表见解,可以伴些手势和面部表情,这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像大人一样被尊重。当和孩子玩游戏时,调皮的孩子故意耍赖,妈妈要么刮刮他们的鼻子,要么摸摸他们的头,再不然就亲亲他们......这时候孩子们就会围着妈妈又蹦又跳,显得特别开心。总之,除了正常的语言交流外,家长适时地给予孩子的一个拥抱或者一个吻,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可亲可敬。而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来说,父母一个眼里的眼神,也许比责骂更有效果。此外,在父母和孩子的交往过程中,还要学会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以此来“透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当一个小孩撒了谎的时候,他很可能会在说完之后立刻用一只手或双手捂住嘴巴;如果不想听父母唠叨,他们会用手捂住耳朵;如果看到可怕的东西,他们会遮住自己的眼睛。当孩子逐渐长大以后,这些身体语言依然存在,只是会变得更加敏捷让别人不易察觉。一个妈妈在与孩子谈话时,十分注意孩子的眼神。她这样总结自己的孩子:“孩子眼神定向专注,表示注意力集中;眼珠发亮,表示思维活跃;眼珠放光,表示懂了;眼珠不亮,表示在思考,但还不明白;眼珠亮点闪烁,表示思想上处于矛盾斗争中;眼睛湿润,表示激动。”不同孩子的身体语言不一定相同,但是只要父母认真观察,就不难掌握孩子的身体语言特点。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要是当地运用肢体语言,这样可以强化口头语言的使用效果。特别是对年龄偏小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肢体语言可以使他们柔弱的心灵得到莫大的安慰,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都会使他们觉得温馨,具有安全感。了解孩子的肢体语言,就可以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像春风一样温暖孩子的心;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则会让孩子收获更多的关爱和欢乐。请父母们时刻把这样一句话放在心头;任何时候,孩子都更愿意相信父母的表情,而不是父母的话。所以,不要吝啬自己的肢体语言,让它们带给孩子一份特别的鼓励和关爱吧!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