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黑剑记
**
江湖人都识得沈墨寒的七黑剑。那剑通体如墨,剑身隐有七道暗纹,出鞘时无锋却带寒,斩的从不是寻常盗匪,而是背主之臣、负心之徒、卖友之辈 —— 凡是背了 “忠” 字的人,只要落在沈墨寒眼底,便再难逃出七黑剑下。
那年江南水患,知府贪墨赈灾银粮,百姓饿殍遍野。沈墨寒单剑立于知府衙门前,七黑剑斜指地面,剑穗上的墨色流苏被风卷得猎猎作响。知府率百名衙役持械相迎,他却只淡淡抬眼:“你食君之禄,却负君之托;受民之敬,反害民之命,此为不忠。” 话音落时,七黑剑已出鞘,剑光如墨练掠过,百名衙役竟无一人能近他身,最终知府伏剑于阶前,赈灾银粮尽数归了百姓。那时百姓围在衙门外,见沈墨寒收剑转身,墨色衣袍上沾着晨露,唯有剑身上那七道暗纹,似染了血般隐隐发烫。
又一年北地战乱,镇北将军私通敌国,欲献关降敌。沈墨寒连夜策马奔往边关,七黑剑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将军府内,将军持长刀与他对峙,怒喝:“本将保家卫国十余年,岂容你这江湖人多管闲事!” 沈墨寒剑尖微抬,直指将军心口:“你守的是北地百姓,护的是大胤河山,如今却要献关叛国,此为不忠。你十余年功过,抵不过今日一错。” 话音未落,七黑剑已破风而来,将军长刀断成两截,人轰然倒地时,窗外正传来敌军夜袭的马蹄声,沈墨寒提剑立于墙头,七黑剑的寒芒映着远处烽火,竟让敌军前锋生生顿住了脚步。
江湖人都说,沈墨寒的七黑剑,是柄认主的侠义之剑,只要他握剑在手,便没有斩不了的不忠之人。可谁也没料到,这样一位大侠,竟会死于一场意外。
那是在江南的梅雨季节,沈墨寒刚斩了卖主求荣的盐商,乘船渡江前往下一处。江面上突遇狂风,木船被浪头掀翻,他虽水性尚可,却在慌乱中被断裂的船桨砸中后脑,意识沉入黑暗前,他死死攥着七黑剑的剑柄,仿佛那剑是他此生唯一的执念。
渔民发现他时,沈墨寒已没了气息,尸体浮在江面,七黑剑仍被他紧握在手中,剑身上的七道暗纹,在阴云下竟泛着微弱的光。渔民们敬重他的侠义,凑钱为他打造了薄棺,将他与七黑剑一同葬在江边的竹林里。
可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下葬后的第三夜,江边来了伙山贼,见渔民晾晒的渔网与鱼虾,便要抢夺。正当渔民们惊慌失措时,竹林方向突然传来 “铮” 的一声剑鸣,紧接着,一道墨色剑光从竹林中掠出,直逼山贼首领。那首领正举刀要砍向老渔民,见剑光袭来,慌忙举刀抵挡,却听得 “咔嚓” 一声,长刀竟被那无主的剑斩成两截。
山贼们吓得魂飞魄散,转身要逃,可那七黑剑却似有灵性般,在空中盘旋一圈,又朝着跑得最慢的山贼刺去 —— 那山贼前几日刚帮着贪官押送过赃物,正是沈墨寒生前要找的人。剑光闪过,山贼应声倒地,其余人连滚带爬地逃了,只留下满地黄沙与渔民们惊愕的目光。
有人壮着胆子走进竹林,却见沈墨寒的墓碑前,七黑剑正斜插在土中,剑穗上的墨色流苏轻轻晃动,剑身的七道暗纹,似比往日更亮了些。
往后的日子里,七黑剑便成了江南江边的传说。有人见它在深夜飞出竹林,斩了欺负百姓的恶霸;有人见它落在客栈窗台,逼得私吞镖银的镖师自投官府;甚至有远路而来的商人说,在千里之外的城镇,见过一道墨色剑光,斩了背信弃义的当铺老板 —— 那老板,正是当年沈墨寒没能追上的不忠之徒。
江湖人渐渐明白,沈墨寒虽死,可他手中的七黑剑,却替他把 “侠义” 二字,永远留在了这人间。每逢梅雨季节,江边竹林里总会传来隐约的剑鸣,像是沈墨寒在轻声诉说,又像是七黑剑在回应,回应着那些等待正义的百姓,回应着这江湖从未熄灭的侠义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