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3-2:南风效应:温暖的沟通法最得孩子心

3-2:南风效应:温暖的沟通法最得孩子心

开始打字练习

法国作家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不同,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只觉得春暖,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这则寓言反映出这样一个哲理:即使出于同样的目的,采用的方法不同,最后导致的结果也会不同。心理学家将这一哲理称为“南风效应”。南风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这也就是说,妈妈在教育孩子时,要特别讲究教育方法,如果你总是对孩子横加指责甚至体罚,就会令你的孩子把“大衣裹得更紧”;而如果你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那么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孩子“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有个初三的女学生深深地爱上了她的同学而不能自拔,于是给他写了一封热烈的情书,没想到却被老师知道了。老师把这件事连同那封情书交给了女孩的妈妈,女孩既感到无地自容,又感到恐惧万分。她硬着头皮回到了家里,可没想到妈妈并没有什么异样。女孩心里忐忑极了,她一晚上都在偷偷观察着妈妈,可最终也没发现妈妈有什么不寻常的变化。等到临睡之前,她的心终于稍放松下来了,她随手翻起了放在桌子上的小说,却发现那封情书就夹在里面,另外还有一张妈妈的字条:“今天老师把这个交给了我,现在妈妈把它还给你。妈妈相信你可以自己处理好这件事情,相信你能权衡好感情和学业孰轻孰重。晚安,宝贝!”俄罗斯思想家别林斯基说过:“幼儿的心灵最容易受到各种印象的影响,甚至最轻微印象的影响......常常受到强烈的惩罚而变得粗暴的人,会残忍起来,冷酷起来,不知羞耻,于是连任何惩罚对于他都很快变得无效了。”的确,长期生活在北风式教育方式下,孩子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对许多事情失去兴趣,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要么不敢寻找独立,成为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后,要么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敢承担人生的责任;要么缺乏自信,一生唯唯诺诺,活不出自己。孩子都有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一旦发现妈妈想要教育他,就会扣上心灵全部的纽扣,把整个心都封闭起来,进行紧张的心里防范。如果妈妈能从孩子的心里出发,消除被教育者——孩子的对立情绪,创造心理相容的条件,就能顺利开启孩子的心里围城,脱去他紧护心灵的外衣,敞开心扉。因此,妈妈要时刻谨记: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的能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