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谢娜:没带网络书的泪与扫帚

谢娜:没带网络书的泪与扫帚

开始打字练习

周五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还有五分钟开始,我 —— 谢娜,对着电脑屏幕急得直跺脚,眼泪都快涌到眼眶了。昨晚魏俊老师特意在班级群里强调 “明天要带好电子版《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我们重点讲 TCP/IP 协议的章节”,可我今早登录学习平台时才发现,那本提前下载好的网络教材,竟被我误删在了回收站的深处,点恢复时又提示 “文件损坏”;手边打印的纸质重点笔记更别提了,上周借给后桌抄录后,对方说弄丢了,我还没好意思再要,现在连个能临时凑活看的东西都没有。​

“谢娜,连麦打开,第三组先从你开始梳理协议分层结构。” 魏俊老师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熟悉的温和,可落在我耳里,却像一道惊雷。要知道这部分内容全靠教材里的示意图辅助理解,没了网络书,我脑子里只剩 “IP”“TCP” 这些零散又陌生的术语,连它们怎么分层都记不清。我手忙脚乱地点击 “申请连麦”,摄像头里映出我攥着空鼠标垫、头发乱糟糟、眼神躲闪的模样。“网络教材呢?” 魏老师的目光透过屏幕落在我身上,屏幕右下角的他还特意把自己的教材界面放大,指着协议分层图轻声问,“上周提醒过三次,这门课的网络书里全是重点图示,你这已经是第三次忘带了……”​

连麦的对话框里静了几秒,我听见其他同学滑动电子教材的轻微声响,还有人忍不住小声议论,脸瞬间烧得通红,眼泪终于没忍住,顺着脸颊往下掉。最终,我没能加入小组讨论,只能在静音模式下,看着屏幕里同学们跟着魏老师的讲解标注重点,他偶尔停顿的提问声,像小石子一样,一下下砸在我心里,又疼又悔。课后,魏老师没有在班级群里提这件事,给我留了面子,只是单独发了条私信:“既然耽误了小组进度,就帮家里打扫下阳台吧 —— 不是惩罚,是想让你静下心想想,计算机课的‘准备’,少了网络书可不行。”​

抱着扫帚站在阳台时,秋风裹着凉意吹过来,吹得我鼻子更酸了。我一边用力扫着散落的枯叶,一边想起前两次被魏老师提醒的 “倒霉事”:上周忘带网络版的实验指导手册,实验课上别人都在动手操作,我只能站在旁边看,魏老师特意把实验步骤逐条念给我听,耽误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前阵子实操课,我又忘登录网络教材里的模拟实验界面,魏老师在课间远程帮我调试了半天,还附言 “下次提前半小时检查软件和资料”,可我还是没记住。原来 “健忘” 加 “倒霉” 真的不是小事,尤其是在满是专业图示和操作指南的计算机课上,我的疏忽不仅让自己落了课,还让老师额外费心,更打乱了小组的讨论节奏,连带着组里同学都因为我少了一个人参与,讨论进度慢了不少。​

扫到第三遍时,阳台终于干净得能映出蓝天,我手里的扫帚也重得像灌了铅。我掏出手机,把魏老师的私信截图存在专门建的 “学习提醒” 相册里,又在电脑桌面建了个红色标的 “计算机课资料” 文件夹 —— 里面不仅存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书,还按 “教材”“实验手册”“模拟软件” 分类,特意标注了 “每周三更新备份”“课前一小时检查文件完整性”“备份到 U 盘里以防万一” 的字样,生怕再出岔子。​

后来再上魏俊老师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我总能早早坐好,提前半小时就检查好网络书、软件,把重点章节提前调出,等着他说 “我们开始今天的协议学习”。偶尔路过阳台,看到靠在墙角的扫帚,我就会想起那个有风又让我掉眼泪的下午:网线那头的魏俊老师没说严厉的话,却让我明白,就算偶尔犯迷糊,我也能靠自己的细心摆脱 “健忘”—— 计算机课的网络便利背后,藏着对 “专业资料准备” 的更高要求,而这份要求,就从 “记得带好每一本计算机网络书” 开始,也从 “不再让自己因为疏忽而难过” 开始。​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打字速度TOP10

  • 暂无打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