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让津门文旅绽放和合之美

让津门文旅绽放和合之美

开始打字练习

海河潮涌,文脉绵长。日前,“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古文化街启幕,为我们打开了从文化视角读懂天津的窗口。天津兼具河海之利与古今之韵,文旅资源是“和合共生”理念的生动注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要“出圈”更要出“实绩”,要“顾当前”还要“谋长远”,深植文化根脉、创新实践路径,让世界听见中华文化回响,让津门文旅绽放和合之美。

资源整合是关键。天津文旅魅力在于兼容并蓄的基因:独乐寺古建与意式洋楼相映,杨柳青年画与天开园活力交辉。文化资源整合是打破文旅“两张皮”的关键,需串联历史遗存、非遗技艺与民俗风情,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牵头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联动文旅、文物、民政等多部门梳理漕运文化、市井民俗等元素,按“主题引领、区域联动”规划线路,如“海河文明溯源之旅”串联三岔河口、古文化街等节点。同时推动出台配套政策,引导泥人张等非遗项目入驻景区,以“前店后厂”模式实现技艺展示与消费衔接,让散落的文化珍珠串成璀璨项链。

文化创意是引擎。注意力经济时代,文旅传播需以“艺术化叙事+互动化体验”让文化活起来。文化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唯有历史故事可触摸、参与、传播,才能深入人心。要搭建“文旅创新实验室”,推动文化与技术深度融合:在五大道试点 AR复原洋楼历史场景,在天后宫策划“民俗剧本杀”,让老故事焕发新活力。牵头建立“政企媒社”协同传播机制,联合平台发起“津门文化挑战”,鼓励游客用Vlog扩大声量。借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契机,主导设立“‘一带一路’中的天津”展,用数字沙盘展现贸易史,让国际友人感受这座城市的开放基因。当正能量遇见好创意,就能产生惊人的传播力,让大流量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新增量。

优化服务是保障。文旅融合成效终显于游客获得感,需以系统思维推动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硬件上,协调相关部门推动景区与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在重点区域设置多语种导览屏,方便出行;软件上,实施文旅人才培育计划,组织党员志愿者结对培训,让每一位服务者都成为文化“活名片”。建立游客满意度闭环机制,依托政务App收集反馈意见,出具整改清单,靶向解决“非遗预约难”等问题。结合城市基层治理,在景区设立“党员先锋岗”“文旅网格员”,整合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力量,让游客既能感受文化之美,更能体会服务之暖。

天津的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和合共生”的密码。我们要持续“挖潜、创新、服务”,让津门文旅既成为市民共享的幸福家园,也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窗口。当游客在古文化街读懂包容,在创新工场看见未来,津门文化的新乐章定能奏响时代强音。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