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傻充痴法就是一个正常人故意装傻充痴,从而达到幽默的喜剧效果。请看下面的例子:一浴池招聘员工。老板:“若你走错了房间,进入了女浴室并看到一女士在淋浴,而且她也看到了你,你该怎么办?”甲:“什么也不说,赶快退出来。”乙:“对不起,小姐。”丙:“对不起,先生。”结果丙被录取了。有时最高的社交智慧在于显得一无所知。不必真是白痴,看来像就可以了。你懂得装蠢,你就并不蠢了。这种技巧最为简单:把你的聪明放在冰山下面,跟没有任何智力一样。言语交际中,故意说“痴言呆语”,会使你的语言幽默风趣,妙趣横生,创造轻松、活泼、诙谐的交际氛围。故作“痴言呆语”会让人诧异,感到“荒唐至极”,瞬间思考后恍然大悟,觉得巧妙绝伦,谐趣无穷,发出灰心的微笑,赞美说话者超人的智慧和高雅的幽默。比如下面这个幽默:一觉醒来后,妻子对丈夫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在情人节时送给我一串珍珠项链,你说这个梦时是什么意思呢?”“今晚你就会知道的。”她丈夫回答说。这天晚上,她丈夫带回一个小包给她,她满怀喜悦地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书,书名就是《梦的解析》。这种“装傻”的办法无疑要比直截了当地说:“我没钱”“不许买”来得更艺术一些,更能表现出幽默感。故作“痴言呆语”是高超的社交幽默法,具有是痴非痴的特点。在具体运用时,必须注意三点:一是扮演痴呆人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产生疑问,继而加以思索,随之理解用意,捧腹大笑。二是让人明白你的用意。如果别人不理解你的“痴言呆语”背后隐藏的真实用意,幽默感就不会产生。三是打破生活常规。顺着生活中固有的逻辑思考便不可能幽默。”3-2:形象生动的比喻幽默法:比喻是用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作比较来说明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的修辞手法。比喻是幽默艺术中常用的修辞格式之一,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幽默艺术在运用语言移植技巧时常采用明喻和暗喻手法,在运用语言交叉技巧时常采取借喻手法。明喻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构成,暗喻由本体和喻体两部分构成,借喻则是以喻体代替本体。在语言移植技巧手段中,本体、喻体和喻词之间的差距极大,褒贬色彩也截然不同,含蓄而又出人意料的比喻给人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产生意味深长、忍俊不禁的幽默效果。在语言交叉技巧手段中,巧妙的借喻使表面意义上的喻体和其所暗示的、带有一定双关意义的本体构成交叉,令人在领悟了比喻的真正含义后发出会心的微笑,因而具有很强烈的幽默效果。在口语表达中,运用恰当的比喻克使言谈话语既形象生动又风趣幽默。1945年,当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时,《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去采访他,请总统谈谈四次连任的感想。罗斯福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很客气地请记者吃一块三明治。记者得此殊荣,便便高兴地吃了下去。总统微笑着请他再吃一块,他觉得这是总统的诚意,盛情难却,就又吃了一块。当他刚想请总统谈谈时,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他有些受宠若惊,虽然肚子里已不需要了,但还是勉强把它吃了。这时,罗斯福又说:“请再吃一块吧!”这位记者赶忙说:“实在是吃不下了。”这时罗斯福方微笑着对记者说:“现在,你不会再问我对于这第四次的连任的感想了吧!因为你刚才已感觉到了。”罗斯福采用的就是比喻的方法制造的幽默。下面的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以事喻理的比喻幽默法。摩根先生家来了一位客人,说是要向他请教做生意的学问。可是摩根先生还没有开口,客人自己却滔滔不绝地大讲起来。摩根先生听了一会,实在没有办法,就往客人面前的茶杯里倒水。水倒满以后仍在继续倒,流得到处都是。客人终于忍不住了。“您难道没有看到杯子已经满了吗?”他说,“再也倒不进去了!”“这倒是真的。”摩根先生停下来,“和这只杯子一样,你的脑子里已经装满了自己的想法。要是你不给我一只空杯子,我怎么给你讲呢?要知道,是你来向我请教的!”比喻在逻辑思维中虽有局限性,但在形象思维中则是个战无不胜的法宝。钱钟书先生在日本东京稻田大学做演讲时,礼节性的开场白就不同凡响:“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斗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通晓日语的中国学者也满心钦佩和虚心采用你们的成功,深深知道要讲一些值得向各位请教的新鲜东西实在不是轻易的事。我是日语的文盲,面对着贵国‘汉学’的丰富宝库,就像一个既不懂号码锁,又没有开撬工具的穷光棍,瞧着大保险箱,只好眼睁睁地发愣。但是,盲目无知往往是勇气的源泉......”钱钟书先生在肯定日本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卓越研究的同时,用鲜明形象比喻谦虚地表明自己是日语的文盲,并自然地导入正题,这段开场白既形象风趣,又不失礼节,主要得力于他素来对比喻的艺术公用钻研颇精,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比喻丰富自己的语言,使其谈话中秒譬巧喻,信手拈来,幽默徒增,成为“钱钟书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比喻法是根据类似联想,选取乙事物(喻体)的某一种特征来描绘甲事物(本体)。它的主要功能便是造成语言的形象性。当然,一般的比喻与我们幽默范畴里的比喻是有区别的。要使比喻体现出幽默感,就必须使比喻参与创造“以言语条件使崇高鄙俗化”的“语言心理”结构。那么,比喻法如何参与这个语言心理结构的创造呢?首先,所要描绘的本体事物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喻法可以用形象的手法强化这些缺陷,使其缺陷更加显眼可笑。其次,所要描绘的事物本性,原本是属于尊贵的、崇高的或严肃、更重要的、而讲述者故意用低贱、卑俗甚至令人恶心的喻体去描绘。本体事物因此而被降格,导致鄙俗、滑稽。比如,有人问一位采购员说:“采购工作好不好?”他这样回答:“出门是兔子,办事是孙子,回来时骆驼。”“兔子”是指出门为了抢时间,赶车赶船跑得快;“孙子”是指为了买到所需货物,不惜低头哈腰地向人家客客气气;“骆驼”是指回来的时候,不仅要办好货物托运还要给老婆孩子买东西,负载很重。他用形象的比喻说明采购工作是个吃苦受累的活。比喻法的应有有一个原则,就是对一些人和事物的“降格”处置可能会招来反对或反感,所以故事的善后处理的艺术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第三节:幽默智慧的运用提高;3-1:妙趣横生的装傻充痴法;3-2:形象生动的比喻幽默法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