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怎样让好习惯不可避免,坏习惯难以养成
1830年夏天,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最后期限。十二个月前,这位法国作家向他的出版商许诺要写完一本书。但是他一个字都没写,时间都用来寻求别的项目,招待宾客,因而耽搁了正事。雨果的出版商也无可奈何,只好又设定了新的截止日期,在今后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即1831年2月前必须完成那本书。
雨果制定了一个奇怪的计划来克服他的拖延症。他把自己所有的衣服归拢到一起,并让助手把它们锁在一个大箱子里。除了一条大披肩,他没有任何衣服可穿。1830年秋冬期间,由于没有适合外出的衣服,他一直待在书房里奋笔疾书。《巴黎圣母院》于1831年1月14日提前两周出版。
有时候,成功不是简单地让好习惯简便易行,更重要的是让坏习惯难以延续。这是行为转变第三定律的颠倒:让它难以施行。如果你总是不能严格履行事先制定的计划,那么你可以借鉴一下维克多·雨果的做法,通过创造心理学家称之为承诺机制的东西,让你的坏习惯变得难以维持。
承诺机制是指你当下的抉择左右着你未来的行动。这是一种锁定未来行为、约束你养成良好习惯、迫使你远离不良习惯的方法。当维克多·雨果把衣服收起来以便专注于写作时,他创立了一种承诺机制(也被称为“奥德修斯合约”或“奥德修斯约定”)。
有许多方法可以创建承诺机制。你可以通过购买小包装食品来减少过量饮食。你可以自愿要求加入赌场和在线扑克网站的黑名单,以防止自己将来狂赌。我甚至听说过一些运动员为了在赛前“降体重”,会在称重前一周把钱包留在家里,这样他们就想吃快餐也没钱买了。
还有一个例子,我的好友、习惯专家尼尔·埃亚尔(Nir Eyal)购买了一个电源定时器,其实就是插在网络路由器和电源插座之间的适配器。每天晚上10点,电源定时器就切断路由器的电源。当互联网关闭时,每个人都知道该睡觉了。
承诺机制是有用的,因为它们能让你在成为诱惑的受害者之前,先让良好的意愿发挥作用。举例来说,每当我想减少卡路里的时候,我都会让服务员在给我上饭菜之前就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打包带走。如果我一直等到饭菜端上来之后,再告诫自己“只吃一半”的话,那就太晚了。
此处的关键是改变你要做的事,使得你开始培养好习惯很容易,但想摆脱它却要费一番功夫。如果你对练出一副好身材兴味十足,就给自己报个瑜伽班,并且提前付费。如果你热衷于开创一番事业,可以给你崇敬的企业家发封邮件,约个时间打咨询 电话。假如到了需要行动的那一刻你想打退堂鼓,就只能取消事先的约定,这不仅要费些功夫,还可能要破费。
承诺机制实则使得坏习惯在当前变得难以施行,从而提高了你未来做该做的事的可能性。不过,我们其实还能做得更好。我们可以让好习惯不可避免,坏习惯难以养成。
怎样实现习惯成自然
约翰·亨利·帕特森(John Henry Patterson)1844年出生于俄亥俄州代顿。他童年时在家里的农场帮工,并在父亲的锯木厂轮班工作。在达特茅斯上完大学后,帕特森返回俄亥俄州,开办了一家煤矿工人用品商店。
他似乎抓住了一个不错的商机。这家商店几乎没有竞争,顾客络绎不绝,但仍然赚不到多少钱。一次偶然的机会帕特森发现他的员工手脚不干净。
在19世纪中期,员工偷窃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当时的收据都存放在敞开的抽屉里,很容易被篡改或扔掉。那时也没有摄像头来监控员工行为,也没有用来跟踪交易纪录的应用软件。除非你每时每刻都盯着你的员工,或者亲力亲为每宗交易,否则很难防止偷窃行为。
就在帕特森为此感到一筹莫展时,他看到了一项新发明“里蒂的廉洁收银员”的广告。
这是代顿居民詹姆斯·里蒂(James Ritty)设计的,应该是世上第一台收银机。它在每次交易后都会自动将现金和收据锁在里面。帕特森花100美元买了两台。
他店里的员工偷窃现象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帕特森的经营状况从亏损变成了盈利500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0多万美元。
帕特森被这台神奇的机器迷住了,不惜改变经营方向。他买下了里蒂此项发明的专利权,并开办了国家收银机公司。经过十年的发展,公司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开始成长为当时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破除坏习惯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它变得不切实际。不断提高其难度,直到你心灰意懒。收银机的绝妙之处在于,它使偷窃行为变得几乎不可能,从而使人们自动转向符合道德的行为。它并没有试图改变员工,而是让他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正确的行为方式。
有些行动,比如安装收银机,会让人们一再受益。这些一次性的选择需要事先付出一些努力,但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创造越来越多的价值。这种选择一次终身受益的现象令我心驰神往。我发放了一些调查问卷给我的读者,希望了解他们的哪次行动使得他们后来养成了长期的好习惯,以至于如今依旧让他们津津乐道。下面的表格分享了一些最流行的答案。
只需一次行动,锁定好习惯
我敢说,无论是谁,假如仅仅完成这个清单上的一半任务,即使他们并没有想过要借此改变自己的习惯,大多数人都会发现自己一年后会过得更好。这些只需做一次的行动是对行为转变第三定律的直接应用。它们能让你更容易睡好觉,吃得健康,做事效率高,省钱,而且通常能生活得更好。
当然,有很多方法可以让好习惯招之即来并戒除坏习惯。那些方法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让技术为你服务。技术可以将以前艰难、恼人和复杂的行为转变成容易、轻松和简单的行为。它是确保正确行为的最可靠和最有效的方法。
这对于那些因偶尔为之而难以养成习惯的行为尤其有用。你必须每月或每年做一次的事,比如调整你的投资组合之类,发生的频率之低不足以形成习惯,于是技术就派上了用场,可以“记得”帮你做这些事情。
其他例子包括:
` 药物:处方药可以自动补缺。
` 个人理财:员工可以通过自动扣薪的方式为退休储蓄。
` 烹饪:送餐服务等于替代你去了菜市场。
` 生产力:网站拦截器可以阻止你浏览社交媒体。
在尽可能利用技术让你的生活自动化之后,你就能把腾出的一些时间和精力用在技术还帮不上忙的地方。我们让技术介入的每个习惯都会释放一些时间和精力,可被投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数学家和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写道:“我们不断扩展不假思索即可完成的动作数量,从而推动着文明的进步。”
当然,技术也会对我们不利。疯狂追剧成为一种习惯,因为你需要极大的意志力才能迫使自己停下不再看。虽说奈飞或“油管”不会快进到下一集,却会持续为你自动播放。你只需要睁着眼睛看就行了。
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让你可以随心所欲。你感觉有些饿,叫个外卖就可以让人把食物送到你家门口。你感觉有点无聊,登入社交媒体,你会沉浸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内容里。当你实际上可以在零付出的情形下满足自己的愿望,你会发现自己不断受到一时冲动的摆布。自动化的缺点是,我们满足于一件接一件地做些不用费脑子的事,再也不想抽时间做些稍有难度但最终更有意义的事。
我在工作之余总是禁不住要浏览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我只要感觉有些无聊,就会拿起手机。人们很容易自我安慰说这些做法“只是放松一下”而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累积成一个严重的问题。持续不断的“再过一分钟”会妨碍我做任何重要的事。(我不是唯一的一个。一般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平均耗费两个多小时。你可以想象一下每年多出的600小时可以做多少有意义的事!)
在我写这本书的那一年,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时间管理策略。每周一,我的助手会重置我所有社交媒体账号的密码,此举使我无法在我的任何设备上登录。整整一周我都在工作,没有分心。星期五,她会把新密码发给我。这样一来我能在整个周末都享用社交媒体的服务,直到周一早上她再次重置密码。(如果你没有助手,试试每周和亲友相互重设密码。)
这种做法给我的最大惊喜之一是我竟然那么快就适应了。在使自己无法登录社交媒体账号的第一周内,我意识到其实我根本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经常查看里面的内容,当然也不需要每天都看。这做起来太简单了,后来成了我生活的默认模式。一旦我的坏习惯难以持续,我发现我确实更想去做有意义的事。在我把精神糖果从我的环境中移除之后,吃健康食品就变得容易多了。
当自动化对你有利时,它会让你的好习惯不可避免,坏习惯难以维持。这是锁定未来行为的可靠方式,而不是听凭自己的意志力随机表现。通过利用承诺机制、战略性的一次性决策,以及技术手段,你可以创造一个使自己无法回避的环境——在这个空间里,好习惯不仅是你期待的结果,也是几乎不可避免的结果。
本章小结
行为转变第三定律的反面就是让它难以施行。
承诺机制是你当前做出的一个选择,它锁定了未来更好的行为。
锁定未来行为的终极途径是自动化你的习惯。
一次性选择,比如买张好床垫或加入自动储蓄计划,是一种单次行动,可以让你的未来习惯自动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来越来越多的回报。
使用技术自动化你的习惯是保证正确行为的最可靠和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