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出乎意料,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里面的一个小人物。他是配角,性格和角色背景都不出彩,也没有多么忠肝义胆,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别正向的人物,甚至带着些阿谀奉承的小人模样。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这个人物很不讨人喜欢。但是剧中他有一段台词让我印象很深:“虽然我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今天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我的强颜欢笑、殚精竭虑、逶迤周旋,都是为了获得我想要的东西。”他的这段话让我深有感慨,比起那些拯救世界超级英雄、大义凛然的江湖侠客,带着主角光环的正派义士,我更加喜欢这个小人物。对电视剧里的主角来说,爱与崇拜唾手可得。但对生活里的每一个平凡的人来说,每一份尊重都要靠自己去赚。这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足够了解自己,也足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自信也是一个很了解自己的人,从不避讳说出自己的优点:目标清晰,行动力和执行力强,信任自己,可以单枪匹马挑大梁,也算得上努力。但我也同样很清楚自己的缺点。比如情绪化,不太擅长于别人合作、顾虑的事情太多、永远活的不够轻松等。虽然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认识了自己,但对自己的了解真的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点滴发现与总结。每次出现问题后,我都会反思原因是什么,是我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如果是我的问题,为什么它会出现?如果问题反复出现,究竟是一时的情绪因素导致,还是长期的性格累加使然?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诸如此类与自己的对话,是一件不需要特定契机去促成的事。无论面对的是重大事件,还是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让我们对事情背后色本质有更深的认识和反思,对自己逐步形成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很多时候,了解自己,还需要对自己的天分及后天需要进行怎样的努力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拿我自己来举列,很小的时候,我就总听到身边的大人说:“这孩子能说会道,伶牙俐齿。”后来参加艺考培训班,老师常给我们出一类即兴评述的题目:在两分钟内用几个关键词和一段话讲出一个故事。我总是可以很快地完成,不需要打草稿和修改,只要打好了腹稿就可以在老师面前流利地讲述。那时经常会听到来自老师们的评价:“这真的是你两分钟内想出来的吗?”这些来自外界的反馈和内在的观察,让我慢慢发觉自己在语言和文字处理上的确是存在一些天分的。电影《心灵奇旅》里提到,每个灵魂,无论是冷漠、热情还是自负自大、害羞谨慎,在投身到地球之前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火花”,且每个人的“火花”都不相同。只有找到“火花”,胸前的“地球通行证”才会被点亮,自己的地球生命之旅才能正式开启。那么我想,我的灵魂应该是被划分到了“会说、能写”的板块。身处其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兴趣标签,并且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的“火花”直奔属于我的生命。如果说天分是礼物,那它可以被给予就可以被收回。怎样才能让它留在你的身边,从有点虚无缥缈的天分变成实用的技能?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在后天不断地去挖掘、打磨、精进和运用。抱着它渴望坐享其成,或是把它搁置在一旁不予理睬,总有一天天分是会被收走的。“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但天分区别于其他礼物的事,它更加友善。它只需要你在它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把它变成你的技能、长处,变成你的武器和属于你的“火花”。天分+努力+总结反思=完整的你。想和自己成为很熟的朋友,不仅要清除闪耀的“火花”,也要看到晦暗的角落。只有了解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才能明白自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当然,我们生命中的火花,并不是独自绽放的,还需要去和别人发生碰撞和摩擦,这期间会产生很多的认同与共识,也会有很多的误解和偏差。人的本性,都是喜欢表扬,不喜欢听批评。但是成长之所以会让人变得不一样,不正是我们把这些本性变得更符合生活发展的方向,更加默契和成长的轨道吗?“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句话我很认同。就像你是你眼中的自己,但也不要忽视别人眼中属于你的影子。别害怕,当我们把蒙在自己身上那些模糊不清的判断和偏见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露在两面鲜嫩而青涩的部分时,我们才算和自己相熟,才算是真正认识了自己。大家都说,我们“90后”老了。可如果此时就开始害怕,我们就真的败给了年华。我们收起了玻璃珠、铁盒、英雄卡,却没有收起对世界的好奇心,只要心里永远热血鲜活,我们就能至死都是少年。
1-4:你和自己,熟吗?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