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来北京时,为了多挣点钱,我经常跑剧组,客串试戏各种角色,那时候被拒绝最多的理由就是:你太胖了,上镜不好看。说到底,减肥好像是每个女生的宿命。我们斤斤计较着卡路里,用白水涮菜,控制食欲。好像如果多吃一点,我们就会像《千与千寻》里的爸爸妈妈一样,因为贪吃被魔法变成猪,然后时刻有人在我们的耳边大喊:“吃多了会被杀掉的!”被拒绝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也渐渐接受了这样的声音和观念,尝试了各种各样减肥的方法——几乎包括你能想象到的各种饿肚子的方法。后来,我终于变瘦了,但是很不快乐。经常饿到虚脱,再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和喜欢的食物就像天人永隔一样,甚至一度感觉自己仿佛抑郁了。都说身体是灵魂的庙宇,假如身体随时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灵魂自然无所依附。这时我突然想要问问自己:瘦,是美的唯一标准吗?肚子上有肉就代表着自我放弃,双下巴出来就是不自律,这些究竟来自谁的定义?真正的自由,不是叛逆,也不是放纵和无所顾忌,而是学会由内而外地接受自己,当然也包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确实无法总结到底如何才能非常喜欢自己,但在生活中,通过实际的测试一步步验证自己的价值,绝对可以提高对自己喜欢的程度。这几年我越来越发现,周围比较优秀的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很喜欢自己,很欣赏自己。这体现在喜欢自己的价值观,欣赏自己的人格魅力;喜欢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欣赏自己做的决定。这种喜欢未必是天生的,因为就算天生再喜欢自己的人,若没有经过后天的验证,没有经过生活的打磨,都可能演变为一种骄傲、自大和自负。真正的喜欢,应该是经过了打磨,是通过在工作中、比赛中毫无顾忌地把自己丢出去做验证所得到的结论,进而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具备天赋或者能力。每多一项验证的成功,就会多给自己增加一点信心点。近几年,“body shame”和外貌焦虑变成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而“天鹅颈”“直角肩”等不断涌现的词语也仿佛让美有了统一的要求和模版,同时幻化成了我们“是否可以喜欢自己”的一道到标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自信的人。高中阶段,当我还在准备艺考时,我的堂姐已经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她和她周围的同学都非常漂亮,而那时的我还只是个戴着钢丝牙套和后片眼镜、头秃且脑门很大、不会打扮、有些胖胖的姑娘。但我从未因为见了她那些长的漂亮的同学而感觉自卑,也从未觉得和她们一起吃饭、出去玩、拍照需要格外认真地打扮自己。还记得艺考之前,我曾给一个在知名传媒大学读播音主持专业的姐姐打过电话,向她咨询:“我想当主持人,不知道自己是否合适,那里比较欠缺?该做些什么准备?”她当时的反馈是——首先,你的长相不是特别适合;其次,你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她的表达很直白,一点圈子也没绕。但说实话,她的话并没有给我带来非常大的打击和自我怀疑,而是让我更加确定了在这个方面我的确没有任何额外的优势,那么接下来我需要的就是做好充足的准备然后上场,用真实的试炼来让我知道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如果因为他人的寥寥数语,就在心里怅然若失地给梦想判了死刑,那不是太可笑了吗?所以当我决定了要去北京从事和舞台相关的工作,认清了内心深处希望成为主持人这个真实想法之后,我开始为参加各种主持人比赛做准备。我在网上浏览到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持人大赛的相关信息,第二天我就自己偷偷关在卧室里录制了报名参赛的视频,从初赛一路进到了复赛、决赛。虽然最终没有获得主持人大学生电影节的机会,但作为完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非科班新人,且没有长相上的优势,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决赛,不正恰恰说明了我在这条路上的可能性吗?也正是这样的尝试以及从中得到的积极反馈,让我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接下来一次又一次的竞争和挑战。我见过很多男孩女孩,他们和我一样,或许没有很出众的外貌和身材,但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足够有信心,行事坚定而从容,在我的眼里,他们一样美丽。“外貌焦虑”的话题很大,形成困扰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认知上承认每个人都难免会为皮囊所累,但我们不应把它当成一种理由和接口。“因为我不够好,所以失败就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别人长得比我好看,所以他就一定会比我成功。”人一旦陷入这种消极的思考模式,对自我的认知就会只剩怀疑,何谈喜欢?焦虑、不安是天然会存在的情绪,直到今天我也还在尽全力和它共处,它时常出现扰乱我的思绪,让我怀疑自己是否不够好。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把焦虑、不安全部消灭,这不仅不可能,而且没必要。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和决心、奋斗一起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控制好彼此之间的变量,让它们变成对自己更好的激励。再昂贵的化妆品、再熟练的化妆技术也无法抗衡“喜欢自己”的力量。当你真正喜欢自己的时候,你才会发光。
1-3:喜欢自己的瞬间最好看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