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wcy重生之淮南状元:学姐为我倾心​

wcy重生之淮南状元:学姐为我倾心​

开始打字练习

重生之淮南状元:学姐为我倾心​

王常有猛地从课桌上弹起来,指节攥得发白 —— 眼前是职教高考冲刺班熟悉的蓝白黑板报,上面 “距离考试还有 108 天” 的粉笔字刺眼得很,而桌角那张被揉皱的成绩单,赫然印着 “计算机应用:650 分”,距离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 670 分的录取线,正好差了 20 分。​

“又做噩梦了?” 同桌赵磊戳了戳他的胳膊,“你这阵子总梦到查分,至于吗?不就是个淮南师院,大不了明年再考 ——”​

“明年?” 王常有喉结滚动,眼底翻涌着只有自己懂的狂喜与后怕。上一世,他就是听了 “明年再考” 的安慰,放松了最后三个月,结果二战计算机专业时,偏科的编程大题直接崩了,最终只够上民办专科,后来在电子厂拧螺丝的日子里,无数次后悔当初没抓住那 20 分的机会。而现在,他重生回了冲刺期的关键节点,手里还攥着未来几年职教高考计算机专业的命题趋势 —— 这可是他当初在专科图书馆翻遍真题集、听遍学长复盘记下的 “宝藏”。​

“至于,太至于了。” 王常有把成绩单展平,用红笔在 “670” 下面画了三道粗线,“这回落榜,我这辈子都不碰电脑了。”​

话落,他掏出崭新的笔记本,第一页就写下 “计算机提分计划”:选择题控制在错 2 道内(上一世错了 5 道),操作题满分(上次栽在 Excel 函数嵌套),编程题主攻 C 语言基础算法(上次卡壳的冒泡排序,这次必须烂熟)。更关键的是,他记得今年计算机专业会新增 “Python 基础应用” 的考点,而学校的复习资料还没更新,这正是他能拉开差距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王常有成了班里的 “怪咖”。别人在刷老题时,他抱着从校外打印店淘来的 Python 教程啃;别人对着编程题抓头发时,他已经能熟练写出求素数的代码;就连计算机老师都被他问住 ——“王常有,你这 Python 代码的简洁度,比我去年带的本科生还强?”​

三月的模拟考,王常有第一次冲击 670 分。查分页面弹出的瞬间,他盯着 “计算机应用:672 分” 的数字,手都在抖。可还没等他高兴,就被老师叫去了办公室 ——“今年报考淮南师院计算机专业的人特别多,672 分未必稳,你得往 690 冲。”​

这话像盆冷水,却让王常有更清醒。他知道上一世的状元考了 688 分,要拿第一,必须再提分。可卡在 680 分瓶颈时,一个意外帮了他 —— 学校组织职教高考学长经验分享会,来的竟是淮南师院计算机专业的学姐林晚。​

林晚讲编程题技巧时,王常有直接举手:“学姐,这道题用递归虽然简洁,但时间复杂度太高,换成动态规划会不会更适合职教高考的评分标准?”​

全场安静了。林晚愣了愣,随即笑起来:“你居然懂动态规划?很多本科生都没吃透。” 分享会结束后,林晚主动找他要了错题本,翻到编程题那页时,眼睛亮了:“你这思路比我当时备考时还清晰,就是细节上有点马虎 —— 比如这个循环条件,少写个等号就会漏数据。”​

从那以后,王常有成了林晚的 “特殊学弟”。林晚会把学校的计算机实验报告模板发给她,帮他练操作题的规范步骤;王常有则会把自己总结的 Python 考点笔记分享给林晚,让她用来帮学弟学妹辅导。一次视频讲题时,林晚突然说:“我听说你们班有人说你想考淮南师院第一?”​

王常有心跳漏了一拍,却还是点头:“嗯,想拿第一,也想…… 再见到学姐。”​

屏幕那头的林晚沉默了几秒,然后笑着说:“那我在淮南师院的计算机实验室等你,到时候带你看我们做的智能小车项目。”​

这句话成了王常有最后的动力。考试那天,他看着计算机操作题的 Excel 表格,想起林晚教他的快捷键技巧;写编程题时,把动态规划的思路写得条理清晰。查分那天,他盯着屏幕上 “计算机应用:692 分” 的数字,还有后面 “全省排名:1” 的标注,直接拨通了林晚的电话。​

“学姐,” 他声音发颤,“我考了第一,692 分。”​

电话那头传来林晚的笑声,带着点哽咽:“我就知道你可以。对了,我们实验室的智能小车还缺个编程助手,你要不要提前来实习?”​

王常有望着窗外的阳光,想起上一世拧螺丝的日子,再看看现在手里的录取通知书,突然觉得 —— 重生最幸运的不是考了第一,而是这一次,他不仅抓住了梦想的大学,还抓住了那个会陪他一起敲代码的人。九月开学那天,林晚在淮南师院的门口接他,手里拿着印着 “计算机系” 的迎新牌,笑着说:“欢迎你,王常有同学,以后请多指教啦。”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打字速度TOP10

  • 暂无打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