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裹挟着热浪,穿过明德中学的梧桐树梢,把高三(2)班后墙的倒计时牌吹得轻轻晃动。王诗琪咬着笔杆,盯着数学试卷上的最后一道大题,眉头拧成了小疙瘩。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的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演算步骤旁,画着一只歪歪扭扭的小猫咪。
“这道题的辅助线,应该这么画。” 一个清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王诗琪吓了一跳,抬头撞进一双沉静的眼眸。于海阔就坐在她斜后方,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清晰的手腕。他手里捏着一支黑色水笔,笔尖在试卷上轻轻一点,“连接 AC,用相似三角形定理就能解。”
王诗琪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原本复杂的图形瞬间变得清晰起来。她脸颊微红,连忙低下头:“谢谢你,于海阔。” 作为年级第一的学霸,于海阔向来是老师口中的 “别人家的孩子”,安静又沉稳,很少主动和人说话,没想到会突然帮她讲题。
于海阔没再多说,只是把自己的草稿纸推了过来,上面画着规范的辅助线,步骤写得工整清晰。王诗琪看着那张纸,忽然发现页脚处有个小小的音符标记,和她笔记本上的记号有些相似。
从那天起,王诗琪总能在不经意间遇到于海阔。早自习前,她刚把书包放进课桌,就发现抽屉里多了一瓶冰镇的柠檬水,标签上写着 “解腻”,字迹和草稿纸上的一模一样;课间操时,她忘带跳绳,正站在队伍里尴尬,身后忽然递来一根崭新的粉色跳绳,回头就看见于海阔快步走进了教学楼;晚自习结束后,她抱着厚厚的复习资料往宿舍走,路灯下总有个熟悉的身影走在不远处,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直到她安全走进宿舍楼,那道身影才转身离开。
王诗琪是班里的文艺委员,每周五下午都要留在音乐教室排练合唱。那天她练到很晚,走出教学楼时,天已经黑透了。正当她犹豫着要不要给室友打电话时,身后传来脚步声,于海阔拿着一盏便携台灯走了过来,灯光柔和地照亮了前方的路。
“这么晚了,怎么一个人走?” 他的声音比平时温和了些。
“排练忘了时间。” 王诗琪攥紧了书包带,小声说,“谢谢你,又麻烦你了。”
两人并肩走在林荫道上,蝉鸣声此起彼伏。于海阔忽然开口:“你上次画在草稿纸上的小猫,很可爱。”
王诗琪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注意到这种细节,脸颊瞬间热了起来:“我…… 我就是做题做累了,随手画的。”
“我知道。” 于海阔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她,路灯的光晕落在他脸上,让他清冷的轮廓柔和了许多,“我还知道,你喜欢在笔记本上画音符,喜欢喝不加糖的柠檬水,每天晚自习后都会去操场跑两圈。”
王诗琪惊讶地睁大眼睛,他居然观察得这么仔细。不等她开口,于海阔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音乐盒,递给她:“这个给你。上次听你说喜欢钢琴曲,我查了很久,选了这首《致爱丽丝》。”
音乐盒打开的瞬间,悠扬的旋律流淌出来,和她每天早读时哼的曲子一模一样。王诗琪捧着音乐盒,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于海阔,你……” 她抬头看着他,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于海阔的耳尖微微泛红,避开了她的目光,声音有些不自然:“我不是故意要打听你的事,就是…… 就是觉得,和你有关的一切,都很有趣。” 他顿了顿,像是鼓足了勇气,又转过头看着她,“王诗琪,高考结束后,我想…… 我想和你考同一所大学,可以吗?”
蝉鸣声似乎变得更响亮了,风吹过梧桐叶,沙沙作响。王诗琪看着眼前这个平时沉稳冷静,此刻却有些紧张的男生,忽然笑了。她轻轻点头,声音像羽毛一样轻:“好。”
于海阔猛地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星星。两人站在路灯下,音乐盒的旋律还在继续,把这个夏天的秘密,悄悄藏进了蝉鸣里。
从那以后,高三的日子似乎变得不再那么枯燥。教室里,他们共享一张草稿纸,一个演算数学题,一个默写古诗文;操场上,他们并肩跑步,晚风送来阵阵花香;图书馆里,他帮她讲解难题,她帮他整理笔记,阳光透过窗户,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温馨而美好。
高考结束那天,铃声响起的瞬间,王诗琪走出考场,就看见于海阔站在教学楼前等她。他手里拿着两支冰淇淋,递给她一支:“草莓味的,我记得你喜欢。”
夕阳西下,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两人并肩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没有说话,却觉得无比安心。王诗琪知道,这个夏天,不仅有蝉鸣和热浪,还有一份悄悄萌芽的喜欢,在彼此的陪伴里,长成了最美好的模样。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