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这一时期是文学的萌芽阶段。诗歌方面,《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开创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楚辞》以屈原作品为核心,《离骚》是其代表作。散文领域,儒家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影响深远;历史散文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诸子散文则有老子《道德经》、墨子《墨子》等各家著作。
2.两汉:史学成就突出,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赞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的《汉书》是第一部断代史。文学上,乐府民歌成就颇高,《孔雀东南飞》是长篇叙事诗的经典,与《木兰诗》并称 “乐府双璧”;赋体文学盛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代表作品。
3.魏晋南北朝:诗歌上,“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引领建安文学,曹操《观沧海》、曹植《洛神赋》流传甚广;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桃花源记》《饮酒》是其名作。散文有王羲之《兰亭集序》。小说处于起步阶段,干宝《搜神记》是文言志怪小说代表,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文言志人小说典范。
4.唐:唐诗达到诗歌巅峰。初唐有王勃、杨炯等 “初唐四杰”;盛唐有 “诗仙” 李白、“诗圣” 杜甫,还有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晚唐则有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散文方面,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韩愈《师说》、柳宗元《永州八记》是代表作。此外,唐人传奇标志着文言小说走向成熟,如《柳毅传》等。
5.宋:宋词是核心文学体裁,分豪放派与婉约派。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气势恢宏;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等,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情感细腻。散文上,“唐宋八大家” 中宋代占六位,欧阳修、苏轼等的作品兼具文采与思想;陆游的爱国诗、文天祥的《过伶仃洋》也极具影响力。
6.元:元曲兴盛,包括杂剧和散曲。关汉卿、郑光祖等 “元曲四大家” 成就最高,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是经典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以反对封建礼教为主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7.明清:小说成为主流。明代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大奇书;冯梦龙 “三言”、凌蒙初 “二拍” 是白话短篇小说集。清代,曹雪芹《红楼梦》达到古典小说的巅峰;蒲松龄《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的佳作;吴敬梓《儒林外史》以讽刺手法揭露科举制度弊端。
中国现当代文学
1.现代:鲁迅作为文坛旗手,发表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呐喊》《彷徨》深刻批判社会现实。诗歌领域,郭沫若《女神》开创浪漫主义新诗风格;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派代表。散文有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冰心《寄小读者》等名篇。小说方面,茅盾《子夜》、巴金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老舍《骆驼祥子》、沈从文《边城》各具特色。戏剧上,曹禺《雷雨》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2.当代:小说领域佳作频出,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莫言《红高粱》《蛙》(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影响广泛;古华《芙蓉镇》、贾平凹 “商州系列” 也极具代表性。诗歌有舒婷等朦胧诗派,《致橡树》是经典。戏剧方面,老舍《茶馆》成为话剧经典之作。
外国文学
1.欧洲: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等享誉世界;丹麦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是童话经典。法国文学中,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莫泊桑作为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之一,《项链》《羊脂球》极具影响力。俄国普希金被誉为 “俄国文学之父”,契诃夫的《变色龙》是批判现实主义短篇经典。
2其他地区:印度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飞鸟集》《吉檀迦利》语言优美;美国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充满童趣,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传递励志力量。
基础文体与文化常识
3文体:古代有铭(如《陋室铭》)、说(如《爱莲说》)、记(如《岳阳楼记》)、表(如《出师表》)等特色文体;现代文体则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4文化常识:科举制度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称谓上有 “令尊”“令郎” 等敬称,“家父”“犬子” 等谦称;传统节日相关诗词与习俗,如春节、中秋等对应的文学意象也属于常考内容。此外,还有 “三教九流”“三纲五常” 等反映古代社会思想与等级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