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多多故事集2

多多故事集2

开始打字练习

韩多多第一次见韩姆,是在 1998 年的冬天。风裹着雪粒子,刮在脸上像刀子割。他蹲在镇子口的桥洞下,正给冻僵的脚搓雪 —— 刚从外地打工回来,钱包在火车上被偷了,只剩半袋硬邦邦的馒头。

这时桥洞那头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他抬头,看见个穿蓝布棉袄的姑娘,背着个比人还沉的竹筐,筐里是刚采的草药。姑娘走到他跟前,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是两个还冒着热气的红薯,递过来时手冻得通红:“吃吧,垫垫肚子。”

这姑娘就是韩姆。她爹是镇上的老中医,前阵子走了,留下这间漏风的药铺和一屋子草药。韩多多后来常想,那天要是没有那两个红薯,他或许早就在雪地里冻僵了。

韩多多在镇上找了个扛水泥的活,每天天不亮就去工地,晚上累得倒头就睡。可再忙,他总会绕到药铺门口,有时是帮韩姆劈一捆柴,有时是把工地发的馒头悄悄放在窗台上。韩姆也不跟他客气,他来劈柴,就给他熬一碗驱寒的姜汤;他放了馒头,下次就把他的脏衣服拿去河边洗干净,叠得整整齐齐放在药铺门口的石阶上。

有一回韩多多在工地摔了腿,包工头只给了点医药费就不管了。他躺在出租屋里,疼得直冒冷汗,心想这腿要是废了,往后可怎么活。就在这时,门被推开了,韩姆背着药筐站在门口,雪花落了她一肩膀。她没说话,只是蹲下来,解开他腿上的绷带,用温热的草药汁一点点揉着肿起来的地方,手法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

“能好。” 韩姆说话时声音有点哑,“我爹以前治过比这重的伤,就是得熬些日子。”

那以后,韩姆每天都来。她白天看诊,晚上就往韩多多的出租屋跑,给他熬药、换药,还从家里搬来一床厚被子。韩多多看着她熬药时被柴火熏黑的脸,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又酸又暖。他说:“韩姆,等我腿好了,我娶你。”

韩姆手里的药勺顿了一下,没抬头,只是 “嗯” 了一声,耳朵却红到了耳根。

韩多多的腿好了以后,没再去工地扛水泥。他跟镇上的木匠学了手艺,白天做桌子椅子,晚上就去药铺帮韩姆整理草药。药铺的生意慢慢好了起来,有人问韩姆,怎么不找个条件好点的?韩姆总是笑着说:“多多心好,比啥都强。”

他们结婚那天,没办酒席,就请了镇上几个相熟的人,在药铺里摆了两桌。韩多多穿着新做的蓝布褂子,韩姆头上插了朵小红花,两人给客人倒酒时,手一直紧紧握着。有人起哄让他们说句情话,韩多多想了半天,只说:“往后韩姆要是病了,我给她熬药;她要是累了,我给她捶背。”

韩姆听了,眼睛湿了,却笑着说:“我也一样。”

后来镇上通了公路,不少人都去城里打工了,可韩多多和韩姆没走。韩多多在药铺旁边开了个小木匠铺,韩姆还在看诊。每天早上,韩多多会先把药铺的门打开,再去木匠铺干活;中午韩姆会端着饭送到木匠铺,两人就坐在木头堆旁,就着咸菜吃饭,也吃得香。

有一年冬天,韩姆得了重感冒,咳嗽得睡不着觉。韩多多就坐在床边,给她揉胸口,揉到后半夜,自己也睡着了。韩姆醒来时,看见韩多多趴在床边,手还放在她的胸口上,像怕她跑了似的。她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发,觉得这辈子,有这么个人陪着,就算日子苦点,也值了。

现在韩多多和韩姆都老了,药铺和木匠铺还开着。有时韩多多做木工累了,就坐在药铺门口的椅子上,看着韩姆给病人抓药,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暖得像 1998 年冬天那两个红薯。韩多多常说,他这辈子没什么大本事,就是守住了韩姆,守住了这家药铺,守住了日子。

韩姆听了,总会笑着说:“我也是。”

爱情这东西,有时候就像桥洞下那两个红薯,看着普通,却能在最冷的日子里,给人活下去的力气;也像药铺里的草药,得慢慢熬,熬得久了,才能尝出里头的甜。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打字速度TOP10

  • 暂无打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