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第一次见到那只米色兔子玩偶时,是在小学三年级的转学日。新教室的窗台上,它歪着耳朵坐在纸箱里,绒毛沾了点灰尘,却像有双会说话的眼睛,静静盯着门口攥着书包带的他。
“这是之前同学留下的,没人要就归你啦。” 班主任把兔子塞进他怀里,“叫它‘绒绒’怎么样?”
田丰没说话,只是把兔子抱得紧紧的。父母工作忙,他总一个人待在出租屋,转学后连唯一的邻居玩伴也隔了半个城市。那天晚上,他把绒绒放在枕头边,第一次对着玩偶小声说:“我有点怕新同学不喜欢我。”
第二天早读,前排女生发现他课本上贴着兔子贴纸,笑着问:“你也喜欢小动物呀?” 田丰攥着笔的手松了松,指了指桌肚里的绒绒:“它叫绒绒,是我姐姐。” 话一出口他就红了脸 —— 明明是只玩偶,却下意识想把它当成家人。
可 “绒绒姐姐” 真的像有魔法。运动会上田丰报名了 800 米,跑到最后一圈时腿像灌了铅,耳边忽然想起前一晚自己对绒绒说的 “想拿一次奖牌”,他咬着牙冲过终点,竟真的得了第三名。他抱着奖牌跑回家,把绒绒举到面前:“你看,我们做到啦!”
初中时田丰搬了家,妈妈说 “都这么大了还抱玩偶”,想把绒绒收进储藏室。他急得眼眶发红,把绒绒藏进书桌最下层的抽屉,每天睡前还是会偷偷拿出来,跟它说学校里的事:“今天数学考了 92 分”“同桌分享给我一块草莓糖”“我好像有点喜欢班里那个画画很好的女生”。
有次班里组织义卖,田丰犹豫了很久,还是把绒绒带去了。他在卡片上写:“它叫绒绒,会听你说所有心事。”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蹲在摊位前,眼睛亮晶晶地问:“哥哥,它真的会陪我吗?” 田丰摸了摸绒绒的耳朵,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攥着书包带的自己。
“会的,” 他把绒绒递给小女孩,“但你要记得,不管遇到什么事,先试着自己勇敢一点,绒绒会在你心里帮你加油的。”
那天晚上,田丰在日记里画了一只歪耳朵的兔子,旁边写着:“谢谢绒绒姐姐陪我走过最孤单的日子,现在换它去陪另一个需要温暖的小朋友啦。”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日记本上,仿佛有只兔子的影子,轻轻蹭了蹭他的笔尖。
后来田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偶尔路过玩具店,还是会停下来看一眼米色的兔子玩偶。他知道,那些年对着玩偶说过的话、藏在绒毛里的勇气,早已变成他自己的力量,陪着他一步步走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