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凤驭九霄:曦帝传​

凤驭九霄:曦帝传​

开始打字练习

​第一章 寒宫潜龙​

永安二十七年的雪,比往年来得更急更密,如鹅毛般簌簌落下,将巍峨的紫宸宫覆盖得一片洁白,却掩不住宫墙内暗流涌动的血腥气。​

冷宫深处的鸣玉宫,窗棂上结着厚厚的冰花,寒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吹动着案上跳动的烛火。沈惊曦裹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素色棉袍,正低头看着手中的《兵法纪要》,书页边缘已被反复翻阅得卷起毛边。她的手指纤细却有力,指尖在 “兵者,诡道也” 几个字上轻轻划过,眼神锐利如鹰隼,全然没有一般深宫女子的柔弱。​

“公主,该用晚膳了。” 贴身侍女青禾端着一个托盘走进来,托盘上只有一碗清粥和一碟咸菜,热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很快消散。​

沈惊曦抬起头,目光从书页上移开,落在青禾冻得发红的脸上,轻声问道:“今日宫中可有什么动静?”​

青禾放下托盘,压低声音回道:“回公主,听说三皇子今日在御花园与丞相之子起了冲突,陛下龙颜大怒,罚三皇子禁足三月。还有,皇后娘娘派人去了太医院,似乎是太子殿下的旧疾又犯了。”​

沈惊曦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三皇子鲁莽冲动,太子体弱多病,这永安王朝的储位之争,终于越来越有意思了。她端起清粥,慢条斯理地喝着,仿佛只是在听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可眼底深处,却藏着熊熊燃烧的野心之火。​

她本是先皇后所生,是陛下唯一的嫡女,曾深受宠爱。可先皇后薨逝后,她便被当今皇后以 “不祥” 之名打入冷宫,这一待,便是五年。五年的冷宫岁月,没有磨灭她的意志,反而让她像一株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野草,默默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对了,公主,” 青禾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今日我去御膳房领膳时,听见几个太监在议论,说西域各国派了使者来朝,明日就要在金銮殿上觐见陛下,还带来了不少奇珍异宝。”​

沈惊曦手中的动作一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西域使者觐见,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些年来,她在冷宫中韬光养晦,不仅熟读经史子集、兵法谋略,还暗中培养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势力,如今,是时候让这些势力发挥作用了。​

“青禾,” 沈惊曦放下粥碗,语气坚定地说道,“你明日想办法去一趟城东的‘清风茶馆’,找到掌柜的,就说我要见他,有要事相商。记住,一定要小心,不能被任何人发现。”​

青禾心中一凛,她知道 “清风茶馆” 是公主暗中设立的联络点,掌柜的是公主最信任的人之一。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公主放心,奴婢一定办好。”​

夜色渐深,鸣玉宫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在风中摇曳,映照着沈惊曦坚毅的脸庞。她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望着远处皇宫中灯火通明的方向,那里是权力的中心,是她梦寐以求的地方。​

“母后,您等着,” 沈惊曦在心中默念,“女儿一定会夺回属于我们的一切,让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永安王朝的江山,终将由我沈惊曦来掌控。”​

窗外的雪还在不停地下着,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掩埋。但沈惊曦知道,这场大雪过后,必定会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属于她的时代,即将拉开帷幕。​

第二章 金銮献策​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沈惊曦便起身了。青禾已经按照她的吩咐,悄悄去了 “清风茶馆”,此刻还没有回来。沈惊曦换上了一件略显陈旧但干净整洁的淡紫色宫装,又对着铜镜仔细梳理了头发,简单地挽了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素银簪子。她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她的武器,是她的智慧和谋略。​

辰时三刻,金銮殿上已经是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西域使者手捧珍宝,恭敬地站在殿中。永安帝高坐龙椅之上,面色威严,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西域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永安帝开口说道,声音洪亮,“不知各位使者此次前来,除了进贡珍宝,还有何要事?”​

为首的西域使者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启禀陛下,我国国王听闻大永安王朝国泰民安,陛下圣明,特命我等前来朝拜。此外,我国与周边几个小国近日偶有摩擦,想请大永安王朝从中调停,若陛下愿意相助,我国愿意每年向大永安王朝缴纳双倍的贡品。”​

永安帝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西域各国地理位置特殊,若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战乱,可若是答应调停,又需要派出使臣,还要考虑如何平衡各国之间的利益,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众卿家,此事你们怎么看?” 永安帝看向下方的文武百官。​

一时间,金銮殿上鸦雀无声。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陷入了沉思。有的大臣担心派出使臣会有危险,有的则觉得双倍贡品诱惑力虽大,但此事太过棘手,不好轻易表态。​

三皇子沈惊鸿性子急躁,见大臣们都不说话,忍不住上前一步,大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西域各国不过是些蛮夷之地,竟敢来麻烦我大永安王朝,不如派大军前去震慑一番,让他们知道我大永安王朝的厉害,看他们还敢不敢有什么异动!”​

永安帝闻言,脸色沉了沉。三皇子这话太过鲁莽,西域各国虽实力不如永安王朝,但若是真的派出大军,不仅会劳民伤财,还可能引发更大的战乱,得不偿失。​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通报:“启禀陛下,嫡长公主沈惊曦求见!”​

此言一出,金銮殿上顿时一片哗然。沈惊曦被打入冷宫五年,早已被众人遗忘,如今怎么会突然求见陛下?​

永安帝也是一愣,随即皱起了眉头,沉声道:“她来做什么?冷宫待得还不够吗?传朕旨意,不见!”​

“父皇,” 沈惊曦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清脆而坚定,“儿臣有妙计可解西域之困,还望父皇容儿臣进殿一言!”​

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觉得沈惊曦不过是个深宫中的女子,能有什么妙计;有的则好奇她到底有什么办法,想要看看热闹。​

皇后坐在一旁的凤椅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悦。沈惊曦这个贱人,竟然敢在这个时候出来捣乱,若是让她得了父皇的赏识,以后恐怕会成为自己和太子的隐患。她刚想开口阻止,却见永安帝摆了摆手,说道:“让她进来吧,朕倒要看看,她有什么妙计。”​

殿门被推开,沈惊曦缓步走了进来。她身姿挺拔,步伐沉稳,丝毫没有因身处金銮殿的威严而显得胆怯。她走到殿中,对着永安帝躬身行礼:“儿臣沈惊曦,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安帝看着眼前的女儿,五年不见,她似乎变了很多。曾经那个娇蛮任性的小公主,如今眼神中多了几分沉稳和锐利,身上也多了一种让人不敢小觑的气场。​

“你说你有妙计可解西域之困,” 永安帝开门见山,“那你倒说说,你的妙计是什么?”​

沈惊曦抬起头,目光从容地扫过殿内众人,缓缓说道:“父皇,儿臣以为,三皇子所言派大军震慑,实非良策。西域各国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我军长途跋涉,必然会水土不服,而且粮草供应也是一大难题。若是战事久拖不决,不仅会消耗我大永安王朝的国力,还可能让周边其他国家有机可乘。”​

三皇子闻言,脸色涨得通红,大声反驳道:“你一个女子,懂什么兵法!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西域各国挑衅我大永安王朝吗?”​

沈惊曦没有理会三皇子的怒火,继续说道:“父皇,儿臣并非要眼睁睁看着西域各国挑衅,而是觉得,对付西域各国,应以智取,而非力敌。西域使者说,他们与周边小国偶有摩擦,想请我大永安王朝调停。这正是我大永安王朝彰显大国风范,巩固在西域影响力的好机会。”​

“哦?” 永安帝眼中闪过一丝兴趣,“那你说说,具体该如何智取?”​

“儿臣认为,父皇可派一位得力使臣前往西域,” 沈惊曦说道,“这位使臣不仅要精通外交辞令,还要熟悉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和局势。使臣到了西域后,先分别与西域各国国王会面,了解他们之间产生摩擦的原因,然后从中调停,提出一个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使臣还可以向西域各国宣扬我大永安王朝的文化和制度,让他们更加臣服于我大永安王朝。”​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父皇还可以与西域各国签订盟约,规定若有国家违反盟约,挑起战乱,我大永安王朝有权联合其他西域国家,共同出兵讨伐。这样一来,既可以平息西域各国之间的摩擦,又可以巩固我大永安王朝在西域的地位,还能获得双倍贡品,可谓一举三得。”​

沈惊曦的话音刚落,金銮殿上便陷入了一片寂静。大臣们都在仔细思索着她的话,觉得她说得颇有道理。这个方案既避免了战争带来的损耗,又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确实是一个妙计。​

永安帝也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他没想到,自己这个被打入冷宫五年的女儿,竟然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和过人的智谋。​

“好!说得好!” 永安帝大声说道,“惊曦,你这个计策甚妙!朕就依你所言,派使臣前往西域调停。至于使臣的人选,众卿家可有推荐?”​

皇后见永安帝对沈惊曦如此赞赏,心中嫉妒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她只能在心中暗暗盘算,一定要找机会打压沈惊曦,不能让她有机会崛起。​

沈惊曦站在殿中,感受着众人投来的目光,有赞赏,有惊讶,也有嫉妒。但她毫不在意,她知道,这只是她迈出的第一步。从今往后,她要在这皇宫中,在这权力的舞台上,一步步崭露头角,最终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第三章 暗流涌动​

金銮殿上的献策,让沈惊曦重新回到了众人的视野中。永安帝不仅取消了对她的禁足,还将她迁往了条件较好的长乐宫居住。一时间,沈惊曦成为了皇宫中最受瞩目的人之一,不少大臣都开始暗中关注她,想要看看这位嫡长公主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

长乐宫内,青禾正忙着收拾东西,脸上满是喜悦:“公主,没想到您这次在金銮殿上一鸣惊人,不仅得到了陛下的赏识,还搬出了那个冷冰冰的鸣玉宫,真是太好了!”​

沈惊曦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手中拿着一本书,却没有看进去。她知道,得到父皇的赏识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皇后和太子绝不会容忍她的崛起,三皇子也对她心怀不满,还有那些朝中大臣,有的是真心赞赏她,有的则是抱着观望的态度,还有的,恐怕早已把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青禾,别太高兴了,” 沈惊曦轻声说道,“我们现在只是暂时摆脱了困境,以后的麻烦还多着呢。皇后和太子不会放过我的,我们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青禾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她点了点头:“公主说得是,奴婢会小心的。对了,公主,昨日我去‘清风茶馆’见到了掌柜的,他说您交代的事情,他已经安排下去了,会密切关注西域使臣和朝中大臣的动向,一有消息就会立刻向您汇报。”​

沈惊曦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做得好。西域那边的事情,关系重大,我们必须时刻关注。还有,你再去一趟‘清风茶馆’,让掌柜的派人去调查一下太子旧疾的具体情况,我总觉得太子的旧疾,没那么简单。”​

“是,公主,奴婢这就去。” 青禾说完,便匆匆离开了长乐宫。​

青禾走后,沈惊曦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与冷宫的阴暗潮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沈惊曦知道,这繁华的表象下,隐藏着无数的阴谋和陷阱。​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一个宫女走了进来,躬身说道:“启禀公主,皇后娘娘派人来了,说请您去坤宁宫一叙。”​

沈惊曦心中一凛,皇后这个时候找她,肯定没什么好事。但她现在刚得到父皇的赏识,若是拒绝皇后的邀请,恐怕会落下个 “不敬长辈” 的罪名,给皇后留下把柄。​

“知道了,” 沈惊曦平静地说道,“你回复皇后娘娘的人,就说我稍作准备,即刻便去。”​

宫女退下后,沈惊曦回到内室,换上了一件更为正式的宫装,又仔细整理了一番仪容。她知道,这次去坤宁宫,必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半个时辰后,沈惊曦乘坐着凤辇,来到了坤宁宫。坤宁宫气势恢宏,装饰华丽,处处彰显着皇后的尊贵地位。沈惊曦走下凤辇,在宫女的引领下,走进了坤宁宫的正殿。​

皇后正坐在正殿中央的凤椅上,手中拿着一串佛珠,缓缓转动着。她见沈惊曦走进来,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虚伪的笑容:“惊曦,你可算来了。快,赐座。”​

沈惊曦躬身行礼:“儿臣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吧,” 皇后摆了摆手,“你刚从冷宫出来,身子骨肯定还没恢复好,快坐下歇歇。”​

沈惊曦谢过皇后,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皇后开口。​

皇后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道:“惊曦啊,你这次在金銮殿上的表现,真是让哀家刮目相看。没想到你在冷宫中待了五年,不仅没有荒废学业,反而变得如此有见识,真是难得啊。”​

“皇后娘娘过奖了,” 沈惊曦谦逊地说道,“儿臣不过是偶尔想到了一些粗浅的想法,能得到父皇的认可,已经是儿臣的荣幸了。”​

“你也不必太过谦虚,” 皇后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不过,惊曦啊,哀家还是要提醒你一句,你毕竟是个女子,朝堂之事太过复杂,不是你一个女子能够轻易涉足的。以后还是安心在宫中休养,多读读书,学学女红,做一个端庄贤淑的公主,才是你的本分。”​

沈惊曦心中冷笑,皇后这是在警告她,让她不要插手朝堂之事,不要觊觎储位。但她怎么可能会甘心只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公主?​

“皇后娘娘教诲,儿臣谨记在心,” 沈惊曦表面上恭敬地说道,“不过,儿臣认为,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只要有能力为国家效力,为百姓谋福,就应该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儿臣虽然是女子,但也愿意为我大永安王朝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皇后没想到沈惊曦竟然敢如此顶撞她,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惊曦,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哀家说错了吗?女子无才便是德,你一个公主,不好好待在后宫,整天想着插手朝堂之事,成何体统!”​

“皇后娘娘,儿臣不敢顶撞您,” 沈惊曦不卑不亢地说道,“只是儿臣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古有穆桂英挂帅、樊梨花征西,她们都是女子,却能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难道她们就没有德吗?儿臣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性别,而在于她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国家和百姓。”​

皇后被沈惊曦说得哑口无言,心中更加愤怒。她没想到,沈惊曦不仅有智谋,还有如此锋利的言辞。看来,这个沈惊曦,比她想象中还要难对付。​

“好了,哀家懒得跟你争辩,” 皇后冷冷地说道,“总之,你记住哀家的话,以后少管朝堂之事,否则,别怪哀家对你不客气!”​

沈惊曦站起身,躬身行礼:“儿臣知道了。若是皇后娘娘没有其他事情,儿臣就先告退了。”​

皇后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道:“去吧。”​

沈惊曦转身离开了坤宁宫,走出殿门的那一刻,她的眼神变得冰冷而坚定。皇后的警告,不仅没有让她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她争夺权力的决心。她知道,想要在这皇宫中生存下去,想要实现自己的野心,就必须变得更加强大,必须把所有的敌人都踩在脚下。​

回到长乐宫后,青禾已经回来了。她见沈惊曦脸色不太好,连忙问道:"公主,您去坤宁宫,皇后娘娘是不是为难您了?” 青禾见沈惊曦眉宇间凝着寒霜,连忙递上一杯温热的姜茶。​

沈惊曦接过茶盏,指尖触到暖意,却未驱散心底的冷意。她将在坤宁宫与皇后的交锋简略复述一遍,末了冷笑道:“皇后想用‘女子无才便是德’捆住我的手脚,倒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可惜,这永安王朝的规矩,迟早要由我来改。”​

“那皇后会不会……” 青禾话未说完,已被沈惊曦打断。“她现在不敢动我。父皇刚因西域之事赞赏我,若我此时出事,第一个怀疑的便是她。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往后你我行事需更谨慎。对了,太子旧疾的事,查得如何了?”​

提到正事,青禾立刻收敛忧色,压低声音道:“掌柜的派去太医院的人传回消息,说太子的旧疾并非天生,而是五年前先皇后薨逝后,才渐渐加重的。更奇怪的是,太医院存档的太子脉案,有几处关键地方被人动过手脚,负责诊治太子的李太医,半年前突然告老还乡,如今下落不明。”​

“果然有问题。” 沈惊曦将茶盏重重搁在案上,眼中闪过厉色。五年前正是她被打入冷宫的时间,太子旧疾加重、脉案被改、李太医失踪,这三件事凑在一起,绝非巧合。“看来先皇后的薨逝,恐怕也不简单。”​

她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随风摇曳的翠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先皇后出身将门,与朝中武将多有往来,若她是被人谋害,凶手必定是忌惮她身后势力之人。而当今皇后出身文臣世家,一直与先皇后明争暗斗,嫌疑最大。​

“公主,掌柜的还说,三皇子被禁足后,丞相府的人多次试图入宫探望,似乎在密谋什么。” 青禾的声音再次响起,将沈惊曦的思绪拉回。​

沈惊曦眸色一沉。三皇子的母妃是丞相的妹妹,丞相一直想扶持三皇子登基。如今三皇子被禁足,丞相必定不会坐以待毙。而皇后一心想保住太子的储位,这两派势力若发生冲突,倒是给了她可乘之机。​

“青禾,你去告诉掌柜的,” 沈惊曦转过身,语气坚定,“一方面继续追查李太医的下落,务必找到他;另一方面,密切关注丞相府和坤宁宫的动向,一旦发现他们有异动,立刻回报。另外,让‘影卫’做好准备,我要他们在三日内,将太子近半年服用的汤药成分,全部查清楚。”​

“是,奴婢这就去办。” 青禾躬身应下,正要转身离开,却被沈惊曦叫住。“等等,” 沈惊曦从怀中取出一枚雕刻着凤凰图案的玉佩,递给青禾,“若遇到紧急情况,可持此玉佩去城西的‘玲珑阁’,找阁主苏先生。他会帮你。”​

青禾接过玉佩,入手温润,知道这是公主极为珍视之物,心中一暖,郑重道:“奴婢定不辱命。”​

待青禾离开,长乐宫再次恢复寂静。沈惊曦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看似普通的《诗经》,轻轻翻开,里面竟是密密麻麻的批注,记录着这些年她对朝堂局势的分析,以及暗中培养势力的名单。​

她指尖落在 “禁军统领萧策” 的名字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萧策是先皇后的远房侄子,当年先皇后薨逝后,他被调离京城,派往边境驻守。如今边境安稳,若能将他调回京城,必能成为她的一大助力。​

“萧策……” 沈惊曦轻声呢喃,“是时候让你回来了。”​

次日清晨,永安帝收到一份来自边境的奏折,奏折中详细汇报了边境的防务情况,并提及西域各国与边境部落往来频繁,恐对永安王朝不利,恳请陛下派得力将领加强边境防御。奏折的落款,正是萧策。​

永安帝看着奏折,眉头微皱。西域之事刚有眉目,边境又起波澜,倒是让他有些头疼。他召来兵部尚书商议,兵部尚书奏请将萧策调回京城,一来可让他协助处理西域与边境的事务,二来也能制衡朝中各方势力。​

永安帝沉吟片刻,觉得此计可行。萧策出身将门,作战勇猛,且忠于皇室,将他调回京城,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他当即下旨,召萧策即刻回京,任禁军副统领,协助统领管理禁军。​

消息传到长乐宫时,沈惊曦正在临摹兵法。听到青禾的汇报,她手中的笔微微一顿,在纸上留下一个墨点。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萧策回京,只是她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她要做的,便是搅动这皇宫的浑水,让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一一浮出水面。​

而此时的坤宁宫,皇后正对着太子大发雷霆。“你怎么这么没用!沈惊曦刚从冷宫出来,就抢了你的风头,如今陛下还召萧策回京,那萧策是先皇后的人,他回来后,必定会站在沈惊曦那边,你这个太子之位,还坐得稳吗?”​

太子脸色苍白,咳嗽着说道:“母后,儿臣也不想这样…… 可儿臣的身体……”​

“身体身体!你就知道说身体!” 皇后打断他的话,眼中满是恨铁不成钢,“若不是当年我让人在你的汤药里加了些东西,让你一直病着,沈惊曦怎么会被打入冷宫?你怎么会坐上太子之位?如今沈惊曦回来了,你若再不振作,迟早会被她取而代之!”​

太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和恐惧。他一直以为自己的旧疾是天生的,没想到竟是母后一手造成的。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因激动再次剧烈咳嗽起来。​

皇后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更是烦躁。她走到窗边,望着远处长乐宫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沈惊曦,你想跟我斗,还太嫩了点。这太子之位,这永安王朝的江山,只能是我儿子的!”​

一场围绕着权力的阴谋,在皇宫的各个角落悄然展开。沈惊曦站在长乐宫的窗前,望着天空中飘过的白云,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她知道,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她,早已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