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成功需要锲而不舍

成功需要锲而不舍

开始打字练习

德国著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一个大有成就的人,他必须发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最终归于失败。”

黑格尔的话说的其实就是一个专注问题。其实专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态,这就好比一棵树,必须剪去旁枝才能长得高大精壮。同理,你只有把心中的一切杂念清除的干干净净,向着你的目标向前挺进,才会最终走向成功。

平庸者成功和聪明人失败一直是令人惊奇的事情。人们疑惑不解,为什么许多成功者大都资质平平,却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就?其实原因很简单,那些看似愚钝的人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一股“滴水穿石”的专注精神。他们能专注于一个领域,集中精神,耕耘不辍,一步一步地积累自己的优势。而那些所谓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人却常常四处涉猎、用心不专,以致最终一事无成。

正因为如此,大凡造诣精深的人,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以减旁枝,从而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

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1962年因参与测定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而荣获诺贝尔奖。获奖后,登门来访和求见他的人络绎不绝。为此,他设计了一份通用的“谢绝书”,上面写道:

“克里克博士对来方者表示感谢,但十分遗憾,他不能应您的盛情而给您签名、赠送相片、为您治病、接受采访、接受来方、发表电视讲话、在电视机中露面、赴宴后做演讲、充当证人、为您的事业出力、阅读您的文稿、做一次报告、参加会议、担当主席、充当编辑、写一本书、接受名誉学位……”

对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待遇和荣誉,克里克都一概拒绝了。但这并不表明他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缺乏生活乐趣的人,而只是因为他表明,自己旦屈从,则再不能保证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如果向克里克请教成功的秘诀,他也会像茨威格那样说:“聚精会神,集中所有的力量,完成一项工作。”

专注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大物理学家牛顿经常感慨的说:“心无二用!”有一次,给他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告诉牛顿鸡蛋放在桌子上,要他自己煮鸡蛋吃。过了一会儿,老太太回来了,她掀开锅盖一看,大吃一惊:锅里竟然有一只怀表!原来,这块怀表刚才放在鸡蛋旁边,而牛顿因为忙于运算,错把怀表当鸡蛋煮了。又有一次,牛顿牵着马上山,走着走着他突然想起了研究中的某个问题。他专注地思考着,不由得松开了手,放掉了马的缰绳。马跑了,他却全然不知。直到走上山顶,前面没有路时,牛顿才从深思中清醒过来,发现手中牵着的马跑了。正是这样心无二用,牛顿才成就了他伟大科学家的美名。

正所谓“不聚焦就不能燃烧”,凡大学者、科学家取得的成就无一不是“聚焦”的功劳。

一山一石、一花一鸟、只言片语,我们都都从中看出生命来,看出精神来,看出人品来。有些人即使和我们相隔千山万水,相隔千年万代,可是我们仍然能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想像出他的为人。这些便是精神专注的功夫。

从古至今,在事业上、艺术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心无二志、专注勤勉的人。因此,我们在追求成功、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必须学会舍弃一些东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无谓的精力浪费,从而更加集中才智,将一件事情做大、做精、做强。

老子曾说过:“大的洁白,是知白守黑,和光同尘,故而若似垢污;大的方正,是方而不割,廉而刿,故谓没有棱角;博大之器,是经久历远,厚积薄发,故而积久乃成;浩大之声,过于听之量,故而不易听闻;庞大之象,超乎视之域,故而具体无形。”

一个希望成大器的人,重要的是经历常期的磨炼。“长历磨难,方成大器。”这实在是一句至理名言。尤其是年轻人,更应将此句作为座右铭。只有耐得住寂寞,抱定长期吃苦耐劳的决心,而不是急功近利,才能磨炼自己的匠人品格,才能增长自己的见识,才能锻炼和培养自己正确判断现实、富有远见的眼力。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君子曰:学儿不可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为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稿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黑线,(如果)把它烤弯做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因为经过加工,它已经成为这样的了。所以木材经过黑线测量就能取直,金器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而君子广泛的学习并每天检查反省自己,他就会聪明多智,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另外,荀子还认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对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架,功在不舍。”意思是说,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那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也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跳跃一次,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这是在告诫我们,学习并非朝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锲而不舍,才可能有朝一日“知明而行无过”。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