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晨雾还未散尽时,雨便悄悄漫过了江南的屋檐。先是淅淅沥沥的几滴,打在青石板上,晕开浅浅的湿痕,像宣纸上刚点染的墨。不多时,雨丝便密了,织成一张轻柔的网,将整个水乡笼在朦胧里。
我撑着油纸伞走在巷弄里,伞面是淡青的竹篾骨,蒙着半透明的棉纸,雨珠落在上面,发出 “沙沙” 的轻响,像蚕儿在啃食桑叶。脚下的青石板被雨水浸得发亮,缝隙里钻出的青苔透着湿润的绿,偶尔有几株狗尾巴草从墙根探出头,沾着的雨珠顺着草叶滚下来,滴在鞋尖,凉丝丝的。
巷口的老茶馆还开着,木门虚掩着,飘出淡淡的龙井香。老板娘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手里摇着蒲扇,见我路过,笑着招呼:“进来躲躲雨吧?” 我点点头走进去,她给我斟了杯热茶,杯沿凝着水珠,映着窗外的雨帘。透过木窗向外望,远处的乌篷船正缓缓划过河道,船夫戴着斗笠,蓑衣上挂着水珠,竹篙一点,船尾便漾开一圈圈涟漪,将水面的雨痕搅得细碎。
雨势渐缓时,我沿着河岸漫步。河边的柳树垂着嫩绿的枝条,雨珠挂在叶尖,风一吹便簌簌落下,溅在水面上,激起小小的水花。几位洗衣的妇人蹲在石阶上,木槌轻轻捶打着衣物,水声与笑声混着雨丝,落在水面上,又顺着水流漂向远方。偶尔有孩童举着纸船跑来,纸船里放着小小的蜡烛,在雨水中晃晃悠悠地漂着,像提着一盏盏微亮的星。
暮色降临时,雨终于停了。巷子里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透过纸罩,映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晕出一片温柔的光晕。远处传来卖桂花糖粥的吆喝声,混着湿润的空气,飘进巷弄深处。我站在石桥上,看月光洒在平静的河面上,泛着细碎的银光,岸边的白墙黛瓦在夜色中晕出柔和的轮廓,像一幅晕染开来的水墨画。
江南的雨,没有北方暴雨的磅礴,却带着一股子细腻的温柔,像一位多情的女子,轻轻拂过青石板,掠过乌篷船,将整个水乡浸在湿润的诗意里,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静静感受这份独有的温婉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