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和“信”二者的含义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二者互训。诚信的主要内容是既不自欺,亦不欺人,它包含了忠诚于自己和诚实地对待别人的双重意义。宁代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就把“诚”说成是“五常之体,百行之源”。
《礼记·大学》中说:“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朱熹也说:“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
对个人而言,诚信就是要真心实意地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存善去 恶,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他人不存诈伪之心,不说假话,不办假事, 开诚布公,以诚相待。一个只有具备即不自欺又不欺人的优良品质,才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孟子说:“诚也,天之道也;思诚也,人之道也。”他还指出,诚实才能打动人,即“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对此,后人也多有阐释。韩婴说:“与人以诚,不诚则不能相临;你子有礼矣,不诚则疏;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则有这样的话: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怨。司马光认为:“君子所感人者,其唯诚乎!欺人者,不旋踵人必知之;感人者,益久而 人益信之。”
古人甚至认为诚信是“天之道也”,而且说“唯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正如通常人们所说的“至诚通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如此之重要,因而人们必须用它去规范自己的一切行为。否则,“不诚无物”,就会什么也干不成,什么也不会有。不诚,国家不会有忠诚孝子和清官廉吏;不诚,个人也不会有真朋良友,因为真挚的友谊同样需要用“诚”去获得。而如果言行不一,甚至虚伪奸诈,则必然会形影相吊、独而无友,缺乏良好 的人际关系。
诚信为天下第一品牌。以诚待人,是成大事者的基本做人准则 。做人做事,都要讲“诚信”二字,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才能获得成功的青睐。
1835年,摩根成为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的股东。因为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出现金,只需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名字就可成为股东。这符合摩根没有现金却能获益的设想。
就在摩根成为股东不久,有一家在依特纳为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如果按照规定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这一来,股东们一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斟酌再三,认为自己的信誉比金钱更重要,于是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东们的股票,然后他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这件事过后,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有了信誉的保证。
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却已经濒临破产。无奈之中他打也广告:本公司为偿付保险金已竭尽所能,所以从现在开始,凡是再到本公司投保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不料客户很快蜂拥而至。原来在很多人心目中,伊特纳公司是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这一点使它比许多有名的大保险公司更受欢迎。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从此崛起。
许多年后,摩根的公司已成为华尔街的主宰,而当年的摩根正是美国金融大亨摩根家族的创始人。其实成就摩根家庭的并不仅仅是一场火灾,而是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信誉。
诚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对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诚能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诚则灵”,这正说明了诚的重要性。相反 ,心不诚则不灵,行则不通,事则不成。一个心灵丑恶、为人虚伪的人根本无法取得人们的信任。明人朱舜水说得更直接:“修身处世,一诚之外便无余事。帮曰:‘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到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所以,诚是君子所守也,政事之本。只有保证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支持。
真诚待人、真诚做事,这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之一。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会会敞开心扉给人看,使们们了解他、接纳他、帮助他、支持他,使他的事业获得成功,使他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因此,我们应养成真诚待人的习惯,用真诚的心灵赢得事业上的成功。
人与人的感情交流是具有相互性的。只有敞开自己的心扉,真诚待人、肝胆相照、赤诚相见,才会与他人心心相印。为人处世如果离开了真诚,则无友谊可言只有一个真诚人的心声才能唤起一大群真诚人的共鸣。“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们待人接物应秉持真诚的品性。也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心灵才会美好而快乐,才会愉快的过好每一天,才会在事业上获得更多真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