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画布上的晨光

画布上的晨光

开始打字练习

三明治的焦香还萦绕在客厅时,刘莎莎瞥见了阳台角落蒙着布的画架。那是大学时用奖学金买的,后来因为忙着陪男友考研、找工作,渐渐被堆在角落,布套上落了层薄灰。妈妈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若无其事地擦了擦餐桌:“上周整理阳台时看见的,没舍得扔,你以前不是最爱对着阳光画画吗?”

刘莎莎的手指不自觉蜷缩了一下。高中时那支被评委称赞的画笔,最后一次触碰是在去年冬天 —— 前男友说 “画画太浪费时间”,她便默默收了起来,连同那些未完成的素描稿一起塞进了柜子深处。

下午妈妈出门跳广场舞前,给她留了张字条:“张阿姨家的小猫下周一满月,说想求张画贴在猫窝旁,你要是有空……” 后面跟着个弯弯的笑脸。刘莎莎捏着字条走到阳台,慢慢揭开画架上的布,金属支架上的锈迹蹭在指尖,带着时光的钝感。她打开柜子最底层的纸箱,颜料管的包装已经泛黄,却还能闻到松节油淡淡的清苦香气。

试着挤了点钛白在调色盘上,笔尖刚触到画布,刘莎莎的手腕顿了顿 —— 太久没画,线条竟有些发颤。她想起高中美术老师说的 “跟着光走”,转头看向窗外:秋日的阳光斜斜落在阳台,在地板上投出菱形的光斑,恰好照在窗台上妈妈养的多肉上,叶片边缘泛着浅红的光晕。

她深吸一口气,笔尖蘸着浅黄颜料,慢慢勾勒出光斑的轮廓。起初还有些生涩,可当颜料在画布上晕开的瞬间,心里那些细碎的烦躁突然静了下来。就像林悦在插画里释放情绪那样,她把阳台的光影、多肉的纹路,甚至空气里浮动的尘埃,都一点点画进画布。等妈妈带着广场舞队的阿姨们回来时,画布上已经有了雏形:暖光里的多肉旁,一只蜷缩的小猫正晒着太阳。

“哎哟,莎莎这手艺没丢啊!” 张阿姨凑过来惊叹,“这光影画得跟真的一样,比照相馆拍的还暖。” 刘莎莎看着画布上的光斑,突然想起相册里那个举着奖状的自己,眼眶微微发热 —— 原来那些被搁置的热爱,从来没有真正离开,只是在等一个重新绽放的契机。

接下来的几天,刘莎莎每天都会抽两小时画画。妈妈特意把阳台的杂物清走,给她腾出新的空间,还从旧货市场淘来个原木调色台,擦得锃亮。她开始在备忘录里记录灵感:“今天发现多肉新冒了芽,嫩绿色像春天的露珠”“傍晚的阳光是橘色的,落在猫耳朵上会发光”,那些琐碎的文字旁,渐渐多了小小的速写涂鸦。

周末整理旧物时,她翻出高中时的素描本,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便签,是美术老师写的:“你的画里有光,要一直画下去。” 她突然想起分手那天,前男友说 “你现在除了围着我转,还会做什么”,当时的委屈此刻再想起,竟只剩淡淡的释然 —— 原来他从来没见过,她在画布前发光的样子。

妈妈看她重新拾起画笔,悄悄帮她报了社区的绘画沙龙。第一次去时,刘莎莎还有些拘谨,可当看到大家围着彼此的作品讨论光影、色彩时,她突然放松下来。有个叫陈姐的插画师看着她的画说:“你对光的敏感度很强,要不要试试画插画?现在很多工作室都收原创稿。”

回家的路上,晚风卷着银杏叶落在肩头,刘莎莎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她拿出手机,在备忘录里写下:“今天在沙龙认识了陈姐,她夸我的光影画得好。买了新的钴蓝颜料,明天想画傍晚的天空。” 按下保存键的瞬间,她突然明白,独立不是刻意与过去切割,而是像小雨那样在磨砺中找回自我,让那些被忽略的热爱重新生长。

晚上画画时,妈妈端来温好的牛奶,轻轻放在调色台旁:“别熬太晚,你画的小猫张阿姨特别喜欢,说要给猫窝周围都贴上你的画。” 刘莎莎回头看向妈妈,灯光落在她鬓角的白发上,泛着温柔的光。她想起那些藏在姜汤、旧相册里的关怀,就像生活中的小确幸,虽细碎却坚定,支撑着她慢慢走出阴霾。

画布上的天空渐渐有了暮色,钴蓝与橘红在边缘温柔交融。刘莎莎放下画笔,看着窗外的夜空 —— 月亮已经升起,星星在云层后隐约闪烁。她摸了摸心口,那里的轻痒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暖意。就像那些熬过来的时刻终将成为铠甲,这场失恋带来的疼痛,最终变成了重新出发的勇气。

第二天清晨,刘莎莎是被阳光叫醒的。她走到阳台,看见妈妈正对着她的画拍照,嘴里念叨着:“得发个朋友圈,让大家看看我女儿的画有多棒。” 画布上的光影在晨光里浮动,刘莎莎拿起画笔,蘸着新挤的柠檬黄,在小猫的爪子旁加了个小小的太阳。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画布上,与画里的光影重叠在一起,暖得像个拥抱。她知道,往后的日子里,还会有新的故事在画布上生长,而那些藏在热爱里的光,会一直照亮她前行的路。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