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间,有一个同时活跃与政界和学术界的人物,叫李光地。他为清延出谋划策,平定耿精忠叛乱,收复台湾,是一个杰出的谋略家。李光地早熟早慧,好学深思,聪慧过人。9岁那年,曾不幸落入绿林大盗之手,可是他既能机智应变,又不屈不挠,最终竟说服对手,安全地返回家中。当时,李氏一门,人丁兴旺,家族中在外为官者不少,人们都说:李家“风水”好。周围山里有一个姓李的绿林首领,绰号“李大头”,手下聚有百把人。他看中了李家这块“风水宝地”,一心像侵占。一天清晨,人们还在睡梦中,李大头率一批喽啰杀气腾腾地占领了李氏祠堂。李氏一族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蒙了,一时不知怎么办。族长召集族中的成年人在祠堂外的空地上讨论对策,李光地跟随父亲也来到了这里。李大头一眼看到了眉清目秀、资质聪颖的李光地,突然想:自己的儿子已经8岁了,总不能接自己的班做强盗啊,应该让他去读书。若是能让眼前这个孩子去与自己的儿子作伴读书,该有多好啊!于是,他头脑一转,起了要把李光地收为养子的念头。李大头打开祠堂的大门,指着李光地大声喊道:“喂,你过来!”李氏一族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李父亲紧紧搂着儿子。李光地推开父亲的手,镇定自如地走进祠堂。李大头见他来了,心里一阵高兴,马上派人传出话说:“一笔难写两个李字,你们若是同意把小孩送给我做儿子,我带着他远走高飞。从今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就莫怪我李某人不客气了。”李父抬起头,目光中带着爱恋与无奈,说:“问问孩子吧!”此情此景被站在祠堂门口的李光地看的一清二楚。结果,他从容地高声对父亲说:“父亲,一切听天由命,您就答应了吧!”为了保全家族,李父权衡再三,只能点头答应。这天,李大头对李光地说:“我们已是父子关系了,平常就要以父子相称。”他见李光地未答应,便狠狠地瞪了李光地一眼说,“你听到了没有?”李光地撇撇嘴说:“你不是我的父亲,我怎么能喊你为父亲呢?”李大头勃然大怒:“在认养仪式上,不是已经行过大礼了吗?”李光地接口说:“那是我遵从父命,并不是出自本意。”“我看你在耍滑头、嘴硬!”说着,李大头劈头就是重重的一巴掌,直打得李光地嘴鼻流血。李大头又把李光地关了两天,李光地还是不愿屈从。盛怒之下的李大头,想了个坏主意。他命人把李光地关进一间空屋,把门窗关死,用烟向里熏,声称若是李光地不讨饶,就将他熏死。倔强的李光地始终不屈服,被烟熏了一天一夜。李大头估计李光地必死无疑,命人打开门看看。谁知房门打开,浓烟散去之后,李光地揉了揉眼睛,却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这简直是奇迹!李大头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原来,精明的李光地发现靠门边的地面要低一些,门下也有缝隙,就爬在地上,用嘴巴靠着门边缝隙缓缓地呼吸。烟轻向上跑,地面烟雾浓度低,缝隙外又可以换气,因此,李光地能在满屋浓烟中幸存下来。李大头心想:吉人自有天相,这小东西神态不凡,必定是有菩萨保佑,不知不觉中态度便软下来了。李光地说话了:“上天保佑,我命不该绝!你懂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吗?”“此话怎讲?”李大头心头一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朝廷的军队一定要对你们撒下天罗地网,我看你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你想想,自古哪有不败的绿林人?”李光地看了看陷入沉思的李大头,接着说:“官军要是抓住你,你全家人都得完,你的儿子也不能幸免。我死了,我还有几个弟弟,我们李家还会代代相传。你的儿子一si,你家的后代就会断了,因而,我劝你要赶快另打主意!”李光地一番话把李大头说动了心。李大头与妻子一商议,只听妻子说:“这小孩命硬,将来必定会大富大贵。我们已是过了半辈子的人,该为我们的儿子想想后路了。我们过了半辈子提心吊胆的日子,眼看儿子逐渐懂事了,难道还要让他继续过这种日子?我看不如把李光地送回去,把我们儿子也托付给他家。保全了儿子,就延续了我们李家的香火,一旦我们有个不测,也不必担心什么。”妻子的话正合了李大头的心意。于是,他派人请来李光地的父亲,将两个小孩都交给他带回。李光地依靠自己的机敏和倔强,奇迹般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逃离虎口,平安地回到了家中。一个9岁的孩子,在大祸临头之际,竟能机智勇敢,化险为夷,真是不简单。
3-7:沉着冷静才能转危为安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打字速度TOP10
- 暂无打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