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1-7:幽默能使人摆脱困境

1-7:幽默能使人摆脱困境

开始打字练习

幽默的话语,可使人反败为胜,摆脱困境,赢得他人的尊重。有一位叫阿芳的姑娘,虽然没有出众的容貌和磨人的身材,但为人性格开朗、正直、幽默,许多人在和她交往几次之后,往往就被她的幽默所吸引,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她的魅力。有一次,阿芳参加同学聚会,和同学们回忆着大学时代的美好生活。不料主人在招呼客人时,一不小心将一盆水打翻,全洒在了阿芳的脚上,把她那双新皮鞋泼湿了。主任不知所措,显得十分尴尬。阿芳却不慌不忙地说:“一般正常情况是洗脚之前先脱鞋。”一句话,使满屋的人都笑了起来,难堪的气氛也一扫而空,大家更加佩服阿芳姑娘。在社交场合,说话带些风趣和幽默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礼仪,也表现出其人格魅力。在生活中,可以依靠幽默化解尴尬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某高校一位性严的古汉语教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学时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一日,当他走进课堂,见黑板上赫然写着“严可畏”三字。该老师不愠不怒,只见他停下来,对学生朗声说道:“真正可畏的是你们!”学生们一时不知所措。严老师接着说:“不是吗?后生可畏嘛!”为了让你们这些后生真的可畏,超过我们这些老朽,我这严老师怎可名不副实呀!(掌声笑声)由“严可畏”三字,严老师准确地捕捉到学生们因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而生发的“积怨”与“不满”。先是冷静地予以宽容,进而曲解“可畏”二字,并且一语双关,含蓄幽默地表达出必须“严”的道理以及要继续“严”下去的决心,即宽容有度,又严格适中。一个冬晨,郊区开来的火车到站时又晚了25分钟,一位常遇见这种情形的旅客问列车长,这次又是什么缘故。列车长说道:“碰到下雪,火车难免误点的。”“可是今天并没有下雪啊。”旅客说。“不错,”列车长说道,“可是,根据天气预报今天下雪。”虽然列车长并未回答旅客的问题,相信听了列车长的话,旅客一定生气不起来了。这就是幽默的力量之一。下面这个例子,也是用幽默化解别人的指责的“经典之作”:在美国的一所学校里,一位女教师在课堂上提了个问题:“‘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这话是谁说的?”教室里鸦雀无声,女教师脸上一片失望。这时,有人用不熟练的英语答道:“1775年,美国国务卿巴特利克•亨利说的。”“对,同学们,刚才回答的是一位日本同学。你们生长在美国却回答不出来,而来自遥远的日本的同学能回答,多么可怜呦!”这时,从教室的一角突然发出一声怪叫:“把日本人干掉!”女教师听到叫声,气得满脸通红,大声问道:“谁?这话是谁说的?”静了一会儿,教室的一角有人答道:“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的。”1945年,杜鲁门总统的日作战宣言,可说是美国人的精神原子弹。而教室里冒出的这句话,只能是笑的“原子弹”。妙的是,那位学生引用得那么贴切、合时。失言,是容易被人谅解的,因为呦很多是出于无意的。正所谓“马有漏蹄,人有失言。”在日常交谈中,难免说滑了嘴,出现了纰漏而使自己陷入窘境。有一个人在一次会议上合一位要人谈话,为了想使谈话活泼轻松,于是很随意地说道:“看那一位穿圆点花衣服的女人,看到她我就反胃!”没想到对方这样说:“那位是我的太太。”可想而知,当时我的朋友听到这话时的处境是多么无地自容。这也难怪,这样的窘境总是特别地难以补救,但并不是所有的困境都是这样。果戈里有一句话:“理智是最高的才能,但是如果不可知感情,它就不可能获胜。”如果说,我们在遇到尴尬的局面时都是心慌意乱,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的话,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下自然会穷于应付。这时,我们不妨来个将错就错。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机巧善辩,机智过人。有一次,乾隆想开个玩笑为难纪晓岚,便问他:“纪爱卿,忠孝怎么解释?”纪晓岚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乾隆立即说:“我以君的身份命你现在去死!”“这......”纪晓岚没料到他竟然会这么说,“臣领旨!”“你打算怎样死?”“跳河。”“好,去吧!”但纪晓岚走了一会儿,又跑回来了。乾隆问:“纪爱卿,你怎么没死?”纪晓岚答:“碰到了屈原,他不让我死。”“此话怎讲?”“我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大夫从水里出来,拍着我的肩膀说:‘晓岚,这就不对了,想当年楚王是昏君,我不得不死。你应该先问问当今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是,你再死也不迟啊!’”就凭这一句,不仅抑制了皇帝的“圣旨”,也化解了困境。一场尴尬就在轻松幽默中消失。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