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城市市政123

城市市政123

开始打字练习

福建省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行动专题报道三明尤溪:用心用情铺就无碍之路

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行动专题报道一条蜿蜒伸展的钢结构福道,宽敞明亮的无障碍卫生间随处可见,便捷的无障碍升降机一应俱全……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聚焦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朱子理学文化名城,持续擦亮“朱子故里·闽心尤溪”城市名片。在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精心指导下,尤溪县全力推进省级无障碍样板区建设,将“朱子故里,无障有爱”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生动现实。

科学统筹 高效推进尤溪县组建无障碍建设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判会商工作难点堵点。建立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医院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无障碍改造工作机制,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合力共为。制定《尤溪县无障碍设施样板区项目创建实施方案》,明确无障碍环境设计要求、智慧服务指引、场景引导、实施机制等内容,全面科学指导项目分阶段有序实施。围绕“全龄友好无障碍”核心理念,尤溪县以紫阳公园为核心,精心构建了“一心、两翼、三片区”的综合性无障碍环境体系,覆盖了水东社区和城东社区,总面积达162.8公顷。同时,沿线开展道路整治修缮、公共建筑节点翻新、公园环境提升等一系列子项目建设,已建成钢结构福道1个、缘石坡道186个、盲道7.7公里、无障碍坡道20个,改造提升10个无障碍卫生间,增设3部爬楼机。细节雕琢 尽显仁爱

在细节提升方面,将原有的卫生间改造升级为家庭式卫生间,注重市民体验和人性化,体现了“小厕所大民生”的深刻内涵;沿用原有石材,通过调整铺装位置,节约经济成本、协调周边环境;依托城市公共空间打造无障碍主题公园,为市民提供温馨舒适的休闲空间。在专业提升方面,以紫阳公园为“绿心”,对周边多个节点设施进行了精细化改造,全面优化通行路径、服务设施和导向系统,构建起“一心两翼”的无障碍格局。为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尤溪县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严格把关,组织多部门深入现场调研,及时排查问题。设计单位全程监督施工,对易错环节现场指导,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各方协作顺畅。全民参与 共建共享

在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尤溪县充分利用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与政策措施,举办专业培训及残障人士体验督导活动,积极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无障碍城市建设的监督与指导中来,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无障碍建设的认知度、参与度和影响力,营造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民众热情参与的浓厚氛围,让城市的关怀与温暖触手可及。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措施,定期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无障碍设施,确保其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相关负责人表示,尤溪县无障碍样板区的建设成果不仅极大便利了特殊群体,更让每一位市民都深切感受到了城市温情。尤溪县将继续秉承朱子文化的精髓,以“全龄友好无障碍”为愿景,不断深化无障碍环境建设,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共享幸福美好生活,共绘绚烂多彩的无障碍生活画卷。备战汛期,海沧市政“110”已准备到位……海沧城建市政“110”党建品牌创建于2000年12月,在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城建市政公司成立“110”联动应急抢险队,全队配备29名专业抢险队员,全员持证上岗。“110”联动应急抢险队勇担“三服务三满意”使命,致力于打造一支党和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践行“5分钟出动,30分钟到达”服务承诺,始终坚持“急群众所急,解万家忧虑”,是一支业务精湛、能吃苦、能战斗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努力成为区应急管理局指导、区住建和交通局指挥下的防汛排涝抢险“主力军”。2024年,累计处理接警电话3660起,参加排涝抢险6起,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汛期将至,为全面筑牢防汛“安全堤”,海沧市政“110”迅速开展“备战”模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方位、多层次地做好防汛各项工作准备,切实保障海沧区平稳有序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汛情挑战市政“110”联动应急抢险队深入110联动仓库及各管理站,对编织袋、铁锹、交通指示牌、水马、路锥标志等应急物资进行全面检查盘点,并对33台液压动力站、33台渣浆泵、33套液压软管、100条水带、11套照明设备、2台多功能排涝机器人、2台龙吸水排涝车进行保养和调试,确保防汛排涝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同时,要求应急设备操作人员要熟悉并掌握设备操作规程,牢记工作流程,做到从容应对应急突发事件。全面检查市政“110”联动应急抢险队整训待发,2025年以来,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排涝实战演练3场,演练涵盖城区道路、下穿通道、村庄积水等不同抢险场景,演练全过程按照防汛标准设计进行,强化突发性和临机性,出动龙吸水、多功能排涝机器人、史丹利强排等多种设备,最大限度贴近实战,进一步提升应急抢险队整体实战能力。防汛演练市政“110”联动应急抢险队落实集团技术强企工作部署,与厦门市鲲龙应急救援队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双方围绕“党建引领、设备共研、救灾共做、资源共享”原则,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发智能化、高效化的应急救援设备,目前,双方共同研发的遥控履带式液压动力站已在福州市城区联排联调中心实战应用,双方共有的知识产权已准备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另一款共同研发的清淤机器人已初具雏形,预计一个月后可进行试验检验。同时,双方根据开展救援的实际需要,无条件为对方提供救援设备、人员支援,确保共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全面提升双方应急救援能力,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