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3-5:学会适当释放怒气

3-5:学会适当释放怒气

开始打字练习

发怒是人对某种需求、欲望、期待等没有得到满足而表达出来的不满。发怒经常被人误解,被它与敌视和暴力混为一谈。其实它是一种有益的和必要的情感流露。发怒提示我们:我们所期待或者保有的满意或遇到了障碍,它会发动整个机体的力量去战胜这种障碍。发怒还会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并让周围的人明白忍耐的底线,这样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和价值。法国《健康》杂志有一期的文章中称:“发怒并不是一件坏事。”若处理得当,它不但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还会帮助我们应付各种问题。发怒的自我表达往往与从小受到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他们也有释放怒气的机会。另外,还有教会他们学会控制发怒,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不满意不做任何反应,而是找到取代发怒而又能解决问题的合适途径。控制发怒并不会对身心造成伤害,因为它会让怒气慢慢地消失。每个人对事情总有自己的观点,有时对家长里短产生一些不满也是正常的。所以“偶尔生气一次也是好事”,这样就可以把心里的不满发泄出来,释放一下心中的郁闷,让身心轻松不少。当然,经常生气会伤肝损肺,对身体有害。就是说,任何事情过度了都是不好的。一般来说,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生活中这也看不惯,那也不满意,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闹情绪,都是很不好的。它不仅消耗精力,影响身心健康,同时还说明我们定力的不够,少谋寡断,不善于处理问题。然而,我们对任何事情的认识和态度,都不能一成不变绝对化,“生气”也是这个道理。就是说,在多数的平常的情况下,不应生气动怒,应保持好心情。但在特殊的时候和特殊问题面前,“偶尔生气一次也是好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最新研究结果证实,适当生气可以让人的思维更清晰。若处理得当,不但不会扭曲人们的思维,还会在你陷入两难无法抉择时,给予适当帮助。心理学家设计了三个不同的试验,来观察人在生气后判断力都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在第一个实验里,研究人月将实验者随机分为两组,然后激怒其中一组实验者,而另一组不做任何处理。随后,要求两组受试者就一份相同的论证材料进行分析,对论点做出判断。结果发现,生气的受试者对待问题更具识别力,更倾向于强有力的论点。相反,那些不生气的受试者对比却缺乏很好的分析判断能力。接下来,研究人员对两组受试者又进行了第二轮试验,要求他们对刚才所给材料的论证机构进行判断。结果表明,生气的受试者在问题上亦具有更好的分析能力。讲过以上两轮的试验,研究人员挑选出那些不太善于做出理性抉择的受试者,采用不同的论证材料进行了第三次试验。结果再一次证实,生气可以使一个典型的缺乏逻辑判断力的人更具有理性。因此,研究人员得出了结论,适当生气更易使人注重事实真相,而忽略那些可能会干扰人们分行的不相关因素,同时也会调动整个机体的力量,激发人们采取正确行动的潜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在现实中,“偶尔生气有利于聪明才智的发挥”的例子也的确存在。“愤怒出诗人”,气出来的《陋室铭》就是一个例证。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写的《陋室铭》全文81个字,字字珠玑。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篇名作是刘禹锡一气之下挥笔写成的。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后来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顺宗皇帝贬至安徽省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在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力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一文,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了朝野。以前我们常被告知,生气时容易失去理性,从而减弱对事物的判断力,因此千万别在此时做出决定。但研究结果表明,生气会使人们更加注重实际情况,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而可以帮助人们,尤其是平素缺乏理性思维的人做出更好的抉择。我们从小受的教育都是不能生气的。想想看是不是这样的?小时候,每当我们噘起嘴巴表达自己的不满时,大人们就会哄我们,别生气哦,生气就变成丑八怪了!长大后,每当我们眉头紧蹙流露出自己的不满时,周围人又会劝解我们,别生气,生气伤身哪。于是,很多时候,我们尽管气蕴丹田,怒形六脉,咬碎了牙齿我们也忍着,不敢发作。但可怕的是,有气不发对身体更是不利。不生气是不可能的,而总是生气也是不好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偶尔生气”。偶尔生气就是要少生气,不能多生气,更不能常生气。但怒不可遏的时候,该生气就生气。生气要从效果出发,如果有利于发泄不良的情绪,或者有利于把事情办好,并能带来身体的健康,那就发发火,在“度”的范围内生气。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