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了解下上瘾的本质:
深植于人类大脑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中,主要涉及大脑的奖罚系统情绪调节以及习惯形成过程。
人类大脑中有一个被称为“奖罚中心”的区域,它在感受到愉悦时会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够给予人快乐的感觉。
成瘾的本质一言以蔽之就是逃避。
我们这代人,正在透支使用多巴胺。
吃不完的鸡,刷不完的屏,拔不完的草,闭不上的嘴,生活中处处埋着让人玩物丧志,欲罢不能的钩子,让我们沉迷其中。
上瘾现象不再是“废材”的专利,许多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人也难免沦陷。
上瘾的背后是商业社会对人的生理机制的巧妙利用,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摧毁着一代人的注意力、意志力和生命质量。
这不是简单的"玩物丧志"问题。
1.这是精心设计的
每一款App的背后,都有一套成熟的上瘾机制,对人性的弱点精准拿捏。
他们深谙人性弱点,懂得如何利用人类大脑的奖励机制,环环相扣,个个相连,制造完美的"上瘾闭环"。
下拉刷新、无限加载、智能推荐,千人千面.....每一个设计都在诱导你的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你欲罢不能。
百年前抽y片也是躺卧在床上,一边悠哉游哉的抽着y片,美女相伴,极度奢靡,欲望的沦丧。
一边是瘦骨如柴孱弱的身子,甚至用卖妻儿的钱财来供他享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好不凄凉,让人沉迷感官刺激,堕落深渊,无法自拔。
现在更甚是站着刷,走着刷,坐着刷,躺着刷。
各种nai头乐,各种血腥残暴的游戏,各种坦胸露乳大长腿的小姐姐,帅气温柔多金的小哥哥。
直接情绪价值拉爆,无限的放大人内心的贪嗔痴慢,掏空人的钱包,毁灭人的意志,上进心,杀人诛心。
比y片更胜一筹,不但是感官刺激,更要命的是精神操控。
百年前的大麻y片,跟现在的电子y片,何其相似,一个毒害的是躯壳,一个摧毁的是大脑与精神,哪个危害更大,更深,更广,传播更快,不言而喻。
2.而且这种上瘾是循序渐进的。
就像温水煮青蛙,当你发现不对劲时,已经深陷其中。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情绪失控,这些症状悄然而至。
上瘾不是快乐,而是剧烈的快乐和剧烈的痛苦迅速交替的状态。
得到时候产生剧烈的快乐,得不到时候产生剧烈的痛苦,在剧烈的快乐和剧烈的痛苦交替中痴迷,甚至痴狂,然后无法自拔。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自从短视频诞生,我们越来越无法专注阅读,只要长度超过10分钟的文章,就会开始焦虑不安。
工作时不停地看手机,睡前最后一件事是刷短视频,醒来第一件事还是刷短视频,看手机。
出门必配:手机,钥匙,手机一刻不刷就失魂落魄,坐立不安。
这哪里是娱乐,哪里是放松,甚至于做梦都想着,分明是电子y片,电子阳痿,精神奴役。
3.最严重的是
这是上层人对底层人的操控与掠夺,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让底层人深陷于各种精神y片,沉迷于各种 nai头乐中无法自拔。
没有了上进的意志与动力,分散了你的注意力与专注力,让人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透过表象看清本质的能力,亲手为自己关闭了上升的通道。
你想想啊!90%的资源都掌控在10%的手上,多一个人进阶,就多一个人与他们抢夺资源,这是有钱人与权贵们,不想看到的,也不愿让你得到的。
于是乎,就设置了各种各样的APP,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眼法,各种各样的迷魂阵,各种各样的拦路虎。
让人甘愿当牛马,止于当牛马,深陷其中,浑然不知,不止丧志,丧心,甚至于丧命。
我们不仅付出了精力,还付出了真金白银。各种各样的购物App,信用卡,花呗,借呗,白条,裸贷。
超前消费、冲动消费、报复性消费,这些行为背后,是无数年轻人的负债累累,为自己的虚荣心,攀比心,欲望,恐惧,焦虑,自卑而买单,失的不只是金钱与里子,还有对金钱的敏感度,人生的规划,人生的掌控。
而这一切的根源,是我们的大脑正在被"劫持"。
需要频繁的刺激,越来越强的刺激,就是耐受性越来越强,人对这种刺激的感知阈值会不断的上升,然后逐渐人就麻木了,刺激时很快乐,不会感觉到空虚,难受,无力感。
没有时就会感到痛苦万分,百爪挠心,只有在强刺激时才能消除那种痛苦,找到快乐。
核心问题是:人如何正视自己的欲望,渴望,阴喑面,空虚,痛若,无意义感。
不逃避现实,不推卸责任,不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求安慰。
敢于直面自己惨淡的人生,悲惨的过往,现实的残酷,社会的残忍。
扒开那华丽外袍下血淋淋的伤口,清理那已经腐烂不堪的血肉,重新注入活力与精气的良药,重病还得猛药医,包扎那重获新生的伤疤,愈合那满目疮痍的自己。
在虚无中生根,在灰烬中发芽,在精心呵护中成长,在雨露风霜中滋养,不断浇水施肥,吸收天地精华,终将长成无坚不摧的参天大树,终将成为熠熠生辉的自己。
这种影响是会“传承”的。
父母沉迷手机,孩子也会沉溺网络。哄娃带娃的神器,只要不哭不闹,吃饱喝足,不给自己添麻烦,这是情感的漠视,亲情的阻隔,陪伴的缺失,沟通的退化。
这些"数字原住民"从小就在多巴胺的轰炸中长大,他们的未来会怎样?细思极恐?
而且最可怕的,还不是上瘾本身,而是我们丧失了辨别上瘾的能力。
当所有人都在低头刷手机时,这种行为就成了常态。我们开始为自己的沉迷找借口,比如放松一下而已、大家都这样、工作压力大需要发泄......
但真正的社会从来就不是虚拟的。
4.所以要如何自救
第一,承认上瘾。清晰的意识到上瘾行为的本质和危害,只有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它对我们生活的负面影响,才会有改变的动力。
第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调节大脑的神经递质,从而增强自我掌控力。
第三,阻断上瘾的源头。卸载让你最上瘾的各种App,转移注意力,发展兴趣爱好,去运动,去阅读,去做各种让自己感觉有意义的事情,从点滴的小确幸小成就中,重建人生的意义。
第四,放下手机,让受限于方块屏幕里的自己,慢下来,静下来,陪伴家人,约两三好友,出去走走,重新感受人间烟火气里热气腾腾的生活。
第五,培养深度工作能力。从15分钟开始,逐步延长专注时间,让自己重新掌握长时间专注的能力。
面对这场无声的"数字入侵,不采取极端措施,我们将付出更极端的代价。
科技本应服务于人,而不是奴役人。
“对某物上瘾的过程”和“对某能力习能的过程”并无二致。
上瘾不等于快感,更不等于快感的持续,成瘾的过程伴随着快感的产生与消失。
上瘾不是强迫症,没有任何人或事情强迫我们必须持续不断的做某事,它是一种大脑平衡状态,戒瘾是一个重新平衡的过程,也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一旦成瘾,终身成瘾,任何戒瘾都不能一劳永逸。
当你发现自己无法控制手机时,其实是手机在控制你。改变,就从放下手机的这一刻开始。
因为若不是现在改变,那么未来的代价只会更大。
你给一个人带来长期的快乐的,往往不是上瘾式的刺激,而是内心的一种安宁,祥和,平和,这种感受的核心,往往是爱。
对美好事物的爱,对天地万物的爱,对生命无限进取的爱,对生活热气腾腾的爱,对三餐四季的爱,对每个寻常日子小确幸的爱,对家人细水长流的爱,对朋友肝胆相照的爱。
往往不会让人产生那种剧烈快乐和剧烈痛苦交错的近乎痴狂的感受,但他们却会成为一个人心中坚定的力量,让人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