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开始打字练习

痛苦!好痛苦!不论是生,亦或是死,都令我痛苦万分。不论何时,不论何处,我的良心都不得安宁。痛苦与愧疚冲破了我那“欺世”的面具,直击我的面门。它们一同充斥着我的头颅,冰冷支配着我的大脑,使我的躯体僵直、白青,变成一处冰窟。

当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在一片呼声中,我悄然离去,咒骂着那万物瞩目的神物。骄阳啊!请收起你的锋芒,你可曾想过:燃烧的烈火外,也会结着一层厚厚的霜;日光啊!请你不要照在我身上,被灼烧的痛感,我猜你也不会想要品尝;皎洁的银钩啊!请允许我来到你的身旁,你的孤高清远,也是我的心之所向。

我不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向往“死亡”。也许是因身体疾病而被排斥,也许是与其他人格的冲突、斗争中产生的不安,也许是随秋叶飘落的良心的刺痛,也许是志同道合的挚友的远去,也许是情窦初开后未曾珍惜的恋情……我想了很久,最终却还是对真正的结果一无所知。

“死亡”是什么?有人说,死亡是光荣,是舍生取义的骨气;有人说,死亡是解脱,是罪孽人生的结束;有人说,死亡是惋惜,是拥有了很多,却不能多得一丝光阴的悲伤;有人说,死亡是遗忘,是尸骨无全、魄散魂飞的凄凉;也有人说,死亡是累赘,是柴米油盐既尽后,无力承担的棺材费。“死亡”在我看来,没有神圣光荣,没有孤寂悲伤,没有解放洒脱,那死亡是什么呢?我的脑海里中只有不尽的彷徨。一个人,无论他生前多么有钱、多么有权、多么有颜、多么招喜,只要你大限已至,黑白无常便会不惜一切代价把你的灵带回。一切的有,都成了无。死亡对恶人来说,是上天的惩罚;对善人来说,是突如其来的悲剧;对心灰俱灭的人来说,是解脱;对报国无门的志士来说,是新的机会;对我来说,“死亡”便就只是死亡,没有其他含义,在我眼里,死亡甚至有些可笑。

知道“死”,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我对死亡的概念还很模糊,但是每当我想到死时,脑海中总不自觉得浮出烈火焚烧的场景。好热,这火焰也燎起了我的灵魂。好烫,感觉每一寸皮肤都在被灼烧,从内到外都像是要被融化了——像烈阳下的雪人那样融化。火焰中,我的身体和灵魂一同被焚为灰烬,每当这时我便忍不住惊起,但这来自心灵上的恐怖却挥之不去,就像自己下一刻也会死亡。

这种恐怖一直持续到我上三年级。那时,我于《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得知了相对科学的对“死”的解释,它的大概意思是:人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会分裂,当它分裂到一定次数了,就会衰死,然后会由其他细胞来更迭、替换,当细胞的更迭到了最后界限了,停止了分裂,衰死的细胞得不到补充,人体就宣告死亡。看到这,我对于“死”,便没那么畏惧了,反而多了些好奇。

后来,我看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书中写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给他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说得很对,我们的生和死都是命中注定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畏惧死亡。当然,敢于面对死亡的,并非就一定是英雄;自我了结的,也并非全是懦者。

死亡其实很简单,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河、站在很高的楼顶向前迈出一大步、一不小心喝下一整瓶毒药、拿起锋利的什么东西给自己来一下……但是为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因一点事情想不明白、因一点挫折没有克服、因一点问题没有解决而抛弃自己宝贵的生命呢?

死了,一切没有解决的事物都会成为定数,只有活着,才能改变。所以,活着吧!并且好好地活着!

2024.12.23-2025.1.3

在皖北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