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家里,都有一个做甩手掌柜的老公,或者叛逆不孝的儿子,这样的男人,是怎么来的呢?最近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多年的一位好友玉玲,癌症末期了,老公、儿子都不待见她,也都不照顾她。朋友认识玉玲一家多年,觉得她老公是个不错的男人,没想到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发妻。我听了以后,非常“职业性”地想探究,玉玲这些年来,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老公和儿子变成这样的人?你的关系,都是呢雕刻出来的:为这两个男人贴标签、骂他们是冷血动物,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亲密关系、家人关系是长远、持久的,所以,永远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就像我以前常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身边亲近的人与我们的相处模式,全都是我们自己一笔一画“雕刻”出来的。他对你展现的一言一行,都是因你多年的言行和反应塑造成今天的模样。我们可以很不负责任地下定论说,玉玲就是个可怜的受害者。可是这样的论调,对她和我们这些旁观并想学点功课的人一点帮助都没有。我的提问,朋友无法回答,他也没有观察玉玲和家人之间的互动是怎么样的,但是,他陆陆续续给了我一些资讯,让我对这一家人的关系和相处模式有了个大概的图像。玉玲长相普通,身材微胖,聪明能跟,来自农村。而她老公,相对而言,条件比较好一些,这可能就让玉玲在婚姻中一直处于讨好的弱势。对男人而言,如果女人把家务全部包揽,他当然乐得清闲,做个甩手掌柜。玉玲是个传统妇女,加上天生勤奋能干又自卑,所以一定会养出一个懒散、依赖她而且又有优越感的男人。果然她老公长年不做事,靠她养家,自己日子过得悠闲,有很多嗜好,就是对这个老婆没兴趣,不关心也不照顾。所以,答案很清楚了,这个听起来冷酷无情的老公,其实就是玉玲自己培养出来的。别让你的付出,变成理所当然:刚知道她得了癌症,老公可能也表示过一些关心或在意,但是我可以想象玉玲是如何用独立、坚强、能扛事的态度,把她老公最后的一点点同情和关心都化解与无形的。这说明了我们人类内在的强大:你相信什么,就会实现什么;怎么栽种,就如何收获。这个道理千古不衰。玉玲来自一个卑微的家庭,自我价值感很低,嫁人以后,更是以一贯卑微的态度对待老公而后儿子。显然她运气也是不好,这两个男人没啥自觉和良知,被这个强大、包揽一切的女人宠的心安理得,也就乐得啥事不管,而且不珍惜、不感激她。玉玲的儿子小时候就秉性恶劣,常常欺负其他小孩。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在家里得不到爱,才会有这样的表现。写到这里,我真的非常心疼玉玲,她是完全无意识地活在自己的人生剧本当中,没有想过其他的可能性。爱老公,爱的不得其法;宠儿子,宠出了一个外人口中“没有爱心”的逆子。所以,她的人生出厂设置的程序就很不好——属于苦命一族。而她未能有幸知道“自我成长”是什么——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就能改变你身边最亲近的人,进而扭转自己的命运。最后,她的命运就是:一生养家糊口,没拿过男人的一分钱,都在为家人付出,却没有获得过关怀和感恩,最后得了癌症(不生病才怪),还要自己跑医院,没有人陪伴、照顾。如果让我剖析玉玲的生命模式,那就是,她自己内在的不配得,展现于外在的讨好和包揽一切的行为上,如此造就了两个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男人。她,就是受害者,而两个男人,就是不知好歹的加害者——这就是她内在的运作模式创造出来的。在关系里,要有温柔的坚持:女人在家中,能量是最强大的,她是负责引领全家的人。因为女人不但坚强有韧性,更是会细心照顾家的人,她的精力大部分是奉献给家庭的。但男人就不同了。如果男人能干,那么显然男人就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家庭以外的地方。婚姻中,男人都是需要再教育的。你要巧妙地引领男人,走向你想要的那个地方,这需要一定的智慧——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很可惜玉玲没能意识到这一点,她的一生,就是一个悲剧,让人心疼扼腕。后来听说,她在生命还剩下一年的时候,坚持离了婚,还给了男人一些钱。真的是让人太过寒心了吧!所以,即使你很爱一个人,也一定要守住自己的界限——说清楚:这是我可以付出的,而那是你可以做的,我们两个人一起努力,以打造一个美好的家庭。我以前也说过,在关系中,温柔地坚持、脆弱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在一份关系中,我们的“底气”一定要足,一开始就要坚守自己的界限。如果你越界了,我会轻轻地把你推回去,告诉你,这是不可以的。这个功课,我是到了五十多岁才学会的,希望我的读者们,能够借助我的经验,早一点学会“坚守自己的界限”的重要性,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自己的界限,才能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所谓“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惹怒对方、失去和谐,甚至失去对方,这在亲密关系一开始就要摆好姿态,日后再改,就来不及了。如果我们真的清楚自己要什么,又不在意对方生气甚至离开,那么我们每次维护自己的界限和争取自己的权益的态度就会柔软、温和、归于中心,这也会让对方比较容易接受和退让。不在关系里失去自己:关于养孩子,我想起小时候自己的经历。我妈妈是个非常能干的家庭主妇,所有的家务活都由她一个人扛下来。她认为我成绩好,所以尽量不让我帮助做家务,以免影响我的课业。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想法。因为,教导孩子帮忙做家务,是非常重要的孩童教育,至少,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应该被此后的。印象中,有一次妈妈买菜回来,手上提了好多塑料袋,手指都被勒出紫黑色的痕来。她在公寓一楼按电铃让我开门,我记得我一边开门一边不高兴地嘟囔:“自己不会带钥匙啊。”帮她开了门,我也没下去接她说是帮她拿东西,就继续去看书了。长大以后,我很幸运地有了觉知,知道自己这样做事不对的。但是,我更觉得妈妈没有教育好我。作为一个孩子,我很无知,需要大人引领教导。所以,我的孩子。虽然他们从小就有保姆,可是,因为我懒,再加上童年时候的教训,所以我总是会训练他们帮我做事。后来两个人上大学了,虽然他们没有洗过自己的衣服,也没有拖过地,但是我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美国,自己处理住宿的事宜。当孩子对你没有期待,不依赖你的时候,任何事情他们学的可快了。而我,始终就是那个处理外面事务很灵光、很有办法的妈妈,但是家里的事,拜托,别让我做。所以,我“雕刻”出来的两个孩子,从来不指望我会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但是在其他事情上,他们在心理层面相当依赖我,和我无话不谈,情同好友。生命中有任何的困难、问题,他们一定第一时间来找我商量。听了玉玲的故事,我问儿子,妈妈将来生命了,如果只剩下有限的生命,你会不会来照顾我?儿子听了立刻说,当然会。第二天,他又发来了一张图片,上面写着:没人会像你妈妈一样庇护着你,趁她在的时候好好爱她。儿子还说,你生病了我一定辞职回去照顾你。然而在他小时候,我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母亲,我很爱孩子,但是我从不受威胁,很有自己的底线和底气。吵架时,他威胁我,我从来不吃那一套。但是,我全然支持他,不控制他(作为一种尊重),只是单纯地爱他,所以,孩子对我又敬又爱。我也问我女儿,将来妈妈老了,你会照顾我吗?我女儿笑着说:“你放心吧!你一直那么爱我们,而且,我亲眼看到你是如何对待奶奶爷爷和姥姥姥爷的,我不可能不孝顺。”所以,爱一个人,无论是父母、爱人、孩子、朋友,我们都不能在关系中失去自己,一旦失去自己,就可能养出甩手掌柜的老公和大逆不道的孩子。并且,在关系里要时刻警惕:我正在把我们的关系带往什么方向和模式中?我有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我是否因为讨好、求和而一再退让或是妥协?我要求对方的,自己有没有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就在于你表现出来的态度:你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是值得被尊重的,对方就会尊重你;你打心眼里觉得自己不配得,对方就会轻忽你。理直气不壮,是我们在关系里要好好学习的功课。我们常常被自己的惯性思维、情绪模式牵着鼻子走,甘愿做它们的奴隶。所以,当人生困境浮现的时候,我们第一个要去面对的,真的不是外境,而是我们内在的运作模式。
第六章:不要在亲密关系中失去自我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