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测试 /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开始打字练习

1、大法,秋宜下。

2、凡可下者,用汤胜丸散,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柴胡汤(一法用小承气汤)

4、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5、少阴病,六七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6、少阴病,下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汤。

7、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鞕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8、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9、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0、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1、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2、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3、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又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

14、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以愈,宜大承气汤。

1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汤。

16、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之解,宜大柴胡汤。

17、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

18、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宜大柴胡汤(一法用调胃承气汤)

19、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鞕,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20、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结胸门用大陷胸丸)

21、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宜大柴胡汤 。

22、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而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宜下之以抵当汤。

23、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满,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属抵当汤。

24、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宜抵当丸。

25、阳明痌,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以瘀在里,身必发黄,宜下之以茵陈蒿汤。

26、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27、汗(一作卧)出讝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者,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柴胡大承气汤。

28、病人烦热渄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汤。

29、阳明病,讝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属大承气汤。

30、下利讝语者,有燥屎也,属小承气汤。

3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痞,至四五日,虽能食,以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大便,但初头鞕,后必溏,此未定成鞕也,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一云大柴胡汤)

32、太阳病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则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属十枣汤。

33、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34、伤寒七八者,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属茵陈蒿汤。

35、伤寒发热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属大柴胡汤。

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属大柴胡汤。

37、但结胸,无大热者,以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属大陷胸汤。

38、伤寒六七日,结胸能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属大陷胸汤。

39、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是语,属小承气汤。

40、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属调胃承气汤。

41、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桂枝汤主之,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42、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 者,大便必复鞕而少也,宜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43、阳阴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

44、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讝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45、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属大承气汤。

46、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属大承气汤。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