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汉文论
选择题
提出文学作品应该“求真美,疾虚妄”观点的是王充。
儒家文论中论述比较多的是文学的社会作用、文与质的关系、作家的道德修养。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孟子提出完善个人道德修养的“养气”说。
《诗大序》在论述诗歌的社会作用时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对文学作品功用的总结是诗言志。
在《庄子》中,庄子以“轮扁斲轮”的故事为喻,是为了说明文学创作必须摆脱一切杂念。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诗无达诂”,意思是诗词没有一种通达的,一成不变的解释。
孟子提出:“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孔子诗论中,对于《诗经》总评是“诗无邪”。
被称为中国第一篇诗歌理论专论、是先秦至西汉时代儒家诗论的总结的是《诗大序》。
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观点的是老子。
论美丑、论文质、论形神属于《淮南子》的论述内容。
来自于《吕氏春秋》的思想包括: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模仿;和适原则;艺术的功能亦在于“安性自娱而已”;艺术有“教民好恶、行礼义”的功能;只有在心理状态平静和谐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欣赏到事物之美。
荀子的哲学基础是性恶说。
把赋的创作视为童子雕虫篆刻的是扬雄。
孔子的诗论,影响最大、最著名的莫过于“兴观群怨”说了,其中“群“指的是群居相切磋。
提出“真者精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一思想的是庄子。
认为艺术起源于对于自然现象的模仿,这一思想来自于《吕氏春秋》。
先秦对于学《诗》重要性的表述,以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最为著名。
孟子关于“知言养气“理论的直接表述是:“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人的道德修养的完善。
王充在《论衡》中,提出了“疾虚妄“的理论。
首创“寓言"来阐述道理的是庄子。
“思无邪”“放郑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出自孔子《论语》。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上》)
“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提出这一著名观点的是(孟子)
提出“天人合一”观念的是(董仲舒)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属于老子思想。
王充在《论衡》中指出,文人创作的目的应该是“劝善惩恶”。
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观念的是董仲舒
王充思想的是真美说、真美说、增实说。
主张“性恶”和“法后王”的是荀子。
认为赋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文论家是扬雄。
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理解:诗可以使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故言语表达可以更准确、士大夫之间交往常以诵诗表述其思想感情,所以不学诗便难以应对、“立言”是“立德”的基础,孔子强调习诗,虽然在于“立言”,其终极目标则是”立德”。
文学真实论是王充文论的核心,王充所谓“真”的含义主要有:客观对象之真和主观情感之真。
具有“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一体验的人是孔子。
召集宾客门人编纂《吕氏春秋》的是吕不韦。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影响了后世的文学鉴赏、文学创作和创作理论。
下列诸项中,属于老子思想的是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孔子认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从某种意义上说,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开后世文学批评之先河。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文总集是《文选》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 召集门客编纂而成的。
“劝善说"是东汉哲学家和文学理论家王充在他的《论衡》中提出的。
主张“性善"和“法先王"的是孟子。
提出美丑是相对而言的,“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的著作是《淮南子》。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强调文学艺术表现艺术家的真情实感,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庄子。
“和适”的艺术原则出自于《吕氏春秋》。
“姨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出自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淮南子。
主观题
“不学诗,无以言”:这是孔子教育孩子时的言论,反映了孔子对诗歌的社会价值的肯定,揭示了学习诗歌在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提高士大夫之间交往应对能力和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价值。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影响。1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老子谈论“道”的特征时的言语,“大音希声”意思是无声之音才是“大声”;“大象无形”则是说无形之象才是“大象”。22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文论中“虚”与“实”的辩证关系。
以意逆志:孟子提出的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要求解诗者不能拘泥于诗的个别字句,从文辞的表面意义去曲解诗的真实含义,而应该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在诗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大序》关于诗六义之论,包含了四层意思:一是闸释了风雅颂的特性。二是提出了赋、比、兴三种写作手法。三是对《国风》讽喻教化作用的强调。四是言“变风变雅”发“乱世”之音,但又规范其“发乎情,止乎礼义”。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第一,“兴观群怨”是基于对文学价值的认识,从个人修养到社会功用甚至生活态度都包容其内,这充分肯定了文学价值,说明了诗之所以存在的根据。第二,“兴”是文学欣赏的起点,也是文学欣赏的终点,起于愉悦,终于陶冶情性。第三,在“兴”的前提之下,“观”、“群”、“怨”则是指文学作用的不同側面。第四,“兴观群怨说尽管是对欣赏而言的,但直接影响到后世的文学创作。
(《吕氏春秋》的)和适:是音乐能够和谐的基础,是艺术审美的特征。达到和适则“天下太万物安宁”。适的原则是儒道兼取,是人、艺术、自然的和谐统一。
分析“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第一,这段话表明了孟子以意逆志的文学欣赏和批评思想。第二,“文、辞、意、志”,是指文学作品欣赏过程中四个方面的问题。“文”即文饰,是修辞方法。“辞”即文学作品语言。“意”是作品主题,是综合了“辞”意而达到的“文意”。“志”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第三,揭示了从“文”经“辞、意”到“志”的过程。不能因为诗人的修辞而误解,也不可停留在“辞”、“意”上,要能够以“意”去迎诗人之“志”。
庄子对于文艺目的性的认识:庄子指出,文艺的目的在于“意''。对庄子来说,“意"可以指作品的主旨。
《淮南子》中对“形"“神"关系的阐述:11神是形的主导力量,缺乏神,也就使审美失去感知能力。神在艺术创造中起到核心作用。22但不能否认形。形是神的基础,只有形神相和,以神驭形,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来。
孟子提出“知言养气"说(或“养气"说):11所谓“浩然之气",是指人的道德修养的完善,是“知言"的前提。“知言"必须以审美主体的道德修养为基础。而道德修养的完善,不仅仅是个体人格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影响周围环境。22“知言"是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指的是善于把握他人的言论,看情事实真相。只有“知言”,才有可能不被蒙蔽,才可能真正理解他人以及他人的作品。养气是更高一个层面的要求。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11“知人论世”的原意是指要与人为友,就要先了解这个人的家世,然后才可能了解这个人,与之做朋友。 22后来运用到文学批评上,就指只有了解作品以及作家当时的社会环境,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
《庄子》中塑造了大量相貌丑陋但却心底善良、具有崇高道德人格的形象,比如“齿缺”、“兀者”(没有脚的人)等。请结合庄子的哲学思想,分析庄子为什么塑造这样的形象? (1)庄子塑造这样的形象,并不是要消除美丑的界限。在庄子那里,美与丑还是有界限的。2)庄子塑造这样的形象,并不是单纯从审美意义上来看待美与丑的,而是在道的意义上看待的,在这一意义上,美与丑是可以统一的。(3)在庄子那里,他所追求的是比审美更高一层的形象,这就是有德的形象。这是他追求至高之道的体现。(4)在这一意义上,美与德是处在不同层次的概念,美要低于德,美一般人可以达到,但德却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因此庄子才特别重视德。而塑造丑陋的形象,就能通过反差更好地体现他的思想。
王充:东汉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和文学理论家。文学真实论是王充文论的核心。他肯定民间诗歌,主张今胜于古,反模拟,贵创新。
庄子对于文艺目的性的认识:11庄子指出,文艺的目的在于“意”。22庄子这里所说的“意”,大致是指作品的主旨,是接近于道本身的一个概念。
《诗》无达站”。董仲舒诗论观点,出《春秋繁露》。“《诗》无达诂”即是说对《诗经》不能做“完整的、通达的解释”。
扬雄,西汉著名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明确了宗经等儒家文学观,糅合部分道家思想,对后世文论影响颇大。
《诗大序》关于诗六义的论述包含四层意思:一是阐释了风、雅、颂的特性。二是提出了赋、比、兴三种写作手法。三是对《国风》讽谕教化作用的强调。四是认为变风变雅发乱世之音,但又“发乎情,止乎礼义”。
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理论内涵:11“不学精,无以言”,是孔子教育其子鲤时讲的,见于《论语-季氏》中。意思是说,人要是不学诗的话,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22这里的“言”,首先指一般言语,诗可以使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故言语表达可以更准确。周代士大夫之间,常以诵诗的方式进行交往,所以,不学诗,便难以应对。其次,“言”又指”立言”,“立言”是“立德”的基础。“立言”是不朽之事业,也是为“立德”而准备的。因此,孔子通过强调习诗,以实现其“立德”的终极目标。33孔子的这一诗论实际上肯定了诗的价值,并把诗教与人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相当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古代诗论的基础。
孔子“兴观群怨"说中的“观"包括:11了解社会生活。22从诗中看出诗人的情知或志向。33反观、自视,可以通过诗歌反观自己,看是否达到了儒家之道。
王充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真美说。文学真实论是王充文论的中心其所论“真”,一是指客观对象之真,二是指主观情感之真。第二,劝善说。王充的善”,是“真美的目的,又是对真美”的要求。第三,增实说。王充以为,夸张必须以事实为本,使事物本质得到更好的体现。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
选择题
对文学价值的判断,文学批评史上最有影响的表述就是:“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句话出自《典论·论文》。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
“永明体”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新诗体,其特点在于讲究诗歌的声律,“永明体”声律理论的创立者是沈约。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指出陶渊明诗格的特点在于“寄酒为迹”,托物喻志。
文论兼得商北之长的颜之推,成就集中表现在 《颜氏家训》中。
滋味说”是钟嵘对诗歌创作提出的最高要求。
沈约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贡献,主要是他提出了声律论。
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论家是曹丕。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几句讨论的论题是自然景物与创作的关系。
《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文之枢钮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批评论、《序志》。
在刘勰《文心雕龙》中,《神恩》篇的内容是专门谈论艺术构思问题的
左思反对汉大赋的虚夸藻饰,他在《三都赋序》中即强调材料的真实性。
梁元帝萧绎在他的《金楼子》一书的《立言》篇中,强调了文学与其他文章的不同。
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提出注重文章通俗,反对僻典、难字的“三易”说。
标志古代编辑总集开始的著作是《文章流别集》。
未以“诗话”名之,但后人“诗话”多以其为范式故可谓“诗话”之宗的是《诗品》。
中国第一个提出创作中灵感问题的理论家是陆机。
刘勰对艺术风格的探讨,集中在《体性》《风骨》《定势》《隐秀》。
陆机把“诗缘情而绮靡”放在首位,肯定了抒情是诗歌的根本特征。
萧统的《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文总集。
陆机《文赋》写作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文学创作中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问题。
钟嵘“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几句反映出的诗学思想是诗歌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对人的感发。
钟嵘对于赋比兴阐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将兴放在赋比兴的第一位;重新界定了赋比兴的含义;把赋比兴作为创作手法。
晋代文论家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表达了今文胜于古书的思想。
《文心雕龙》的《序志》篇是全书序文
第一个提出创作中灵感问题的是陆机
发明“四声谱",并提出八病的是沈约。
“诗赋欲丽"这一观点出自曹丕《典论·论文》。
《诗品》把所品评的诗人分为三个系,分别为三系源头的是《国风》《小雅》《楚辞》。
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四科"指奏议、书论、铭诔和(诗赋)。
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肯定了抒情是诗歌的根本特征。
《文心雕龙·神思》篇重点论述的是艺术思维中的想像问题。
提出诗歌要“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是白居易。
钟嵘反对“用事”用典,这是因为诗是吟咏情性的,不必以“用事”为能。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这段文字出自曹丕《典论·论文》。
南北朝时期并称“颜谢”的是谢灵运、颜延之。
魏晋时期被称为“三玄”的是《老子》、《庄子》、《周易》。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是对文学与时代关系的精妙总结,这句话出自(刘勰《文心雕龙》)
提出“事出于沉思,义归乎藻翰”的选录标准的是(萧统《文选》)
曹丕《典论·论文》论述文学的地位时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提出以儒家经书为宗法的是《文心雕龙》的《宗经》。
下列诸项中属于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是:11精骛八极,心游万仞;22立片言而居要;33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中国传统诗论中,赋、比、兴往往与风、雅、颂结合在一起,被称为诗之“六义”。
钟嵘把所品诗人的诗体源流分为《国风》、《小雅》和《楚辞》三系。
我国最早一部关于五言诗的理论专著是钟嵘《诗品》
在炼意方面,刘勰提出了有名的三准论,其中包括:设情以位体、酌事以取类和提辞以举要。
《文心雕龙》中,提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面明道”的是《原道》。
魏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著作有《典论•论文》、《文赋》
“诗赋欲丽”是魏晋文论家曹至提出的观点。
南北朝的文学理论著作《诗品》是确立五言诗在诗歌发展史上应有他位的诗论专著。
《三都赋序》反对汉大赋的虚夸藻饰,强调材料的真实,其作者是左思。
钟嵘《诗品》的具体批评方法主要有“致流别”、“掎摭利病”。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段话出自(钟嵘)的《诗品序》。
在《文心雕龙》中,专门探讨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问题的是《知音》篇。
“千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这是钟嵘提出的诗歌创作的最高标准。“风力"是对诗歌内容上的要求,“丹采"指文采的生动、华美、绚丽,两者结合就是诗歌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统一
指出四言诗“文繁而意少”的是南朝诗论家钟嵘。
主观题
钟嵘的“滋味说”:“滋味说”是钟嵘论诗的主要内容之一,11以“兴”、“比”、“赋”为具体创作手法。他强调综合运用,不可偏废。22以“直寻”为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所谓“直寻”就是直接描绘出客观外界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现诗人被外物所激发的情感。33“千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风力”是诗歌内容上的要求,“丹彩”是指诗歌文采的华美、绚丽和生动,合起来就是指诗歌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要完美统一。
直寻是指钟嵘在《诗品》中提出的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即直接描写出客观外界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现诗人被外物所激发的情感。不以用典为贵,不要太拘泥于声律。
《诗品》的批评方法:一是“致流别”,即考察作家诗体的源流,分《国风》《小雅》《楚辞》。二是“掎摭病利”,以显优劣与品第,即通过作家创作得失来显其优劣。
刘勰在《知音》篇提出的文学批评原则:首先,批评者要“博观”以加强修养,提高鉴别能力。其次,批评者还必须掌握一定具体的方法去鉴赏作品,也就是所谓的“六观"。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但成学土,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这是颜之推对文学创作中“天才”的认识:他在这里已经看到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的不同,学术贵在积累,创作却靠天才,即作家的艺术天赋。
《文心雕龙·定势》的主要内容及作用:11《定势》言文体与风格之关系,提出不同文体有不同的风格要求,不同的风格就是“势"。22要定势,就要根据思想感情选择体裁,运用体裁的主要特征来创作,33定势》对脱离思想感情,一味追求奇巧、轻靡的文风起到了纠正作用。
陆机在《文赋》中对灵感的认识:11陆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个就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问题进行讨论的理论家。22陆机认为,成功的创作与灵感有密切关系;陆机对灵感来去时的情状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33陆机对灵感的认识还只是创作实践中的经验体会,还未能做到理论上的把握。
曹丕《典论·论文》中对文体的探讨指出:11曹丕指出“文本同而末异“,即不管何种文体,其为文的目的是一致的,但不同文体的具体表现形态却不相同。22曹丕提出了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八种文体,并对八种文体的不同文体特点进行了分类概括。
文赋》对创作过程的阐述:11在创作的准备阶段,一要观察万物,二要研读经典,为开始进行创作打下基础;22在进人艺术构思时,要运用艺术思维,凝神静虑,进人到艺术想象的天地,能上天人地,览古观今,自由地突破时空的限制,然后使内在的情感逐渐明晰,形成情景交融的鲜明意象。333开始写作时,要考虑好如何组织材料、安排语言,从而使构思阶段形成的,意象得到完美的体现,真正做到文能逮意。
《文心雕龙.时序》中对文学发展规律的阐述:11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对文学发展的规律做了论述,强调文学发展变化是受时代和世情影响的。22首先是政治的影响。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教化的作用,歌谣等文学样式就是随着各个时代的不同风化而变化的。二是统治者的好恶抑扬,影响文学的发展,如西汉武帝喜爱文学,当时的文学发展就很兴盛。33其次是时代风气的影响,如晋爱玄,文风谈玄之气盛行。44在此基础上,《文心雕龙·时序》还准确抓住了各个时期的文学特征,如建安时期是“梗概而多气"。
.简述陆机在《文赋》中对灵感的认识:11陆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个就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问题进行讨论的理论家。22陆机认为,成功的创作与灵感有密切关系;陆机对灵感来去时的情状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33陆机对灵感的认识还只是创作实践中的经验体会,未能做到理论上的把握。
沈约声律论的贡献:11沈约在诗歌声律方面的贡献是提出了“四声八病”理论。22沈约总结了过去作家和理论家的经验,并结合了当时佛经翻译的转读,形成了系统的声律理论,使诗歌语言具有错综悦耳之美,为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钟嵘“诗品”与司空图“诗品”的主要区别:11钟嵘“诗品”是在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下产生的,其“品”指“品第”;司空“诗品”之“品”指“品味”。22钟嵘的“诗品”专论五言诗,司空图的“诗品”专论诗歌风格。
《文心雕龙》的地位和影响:《文心雕龙》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著作,它汲取了前代优秀的理论遗产,加以融合贯通,自成体系,卓然一家。11理论体系的严密完整性。22思想方法的辩证性。333内容的广泛性。
《诗大序》关于诗六义之论包含了四层内容:11阐释了风雅颂的特性 22提出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3对《国风》讽喻教化作用的强调 4言“变风变雅”发乱世之音,但又规范其“发乎情,止乎礼义”。
辩证地看待沈约的声律论:沈约的声律论,有助于诗歌语言形成错综悦耳之美,对古代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因它规定过严,死板拘泥,造成了诗歌创作的诸多禁忌,有伤自然之美,不利于诗人情感的表达。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风骨''的含义以及“风骨"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特点:11“风"是指思想情感中所包容的生命力、感染力,而“骨"属于文章语言方面的东西。22风骨在创作中表现出来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文章的思想情感必须端正刚直;二是文章的思想情感必须表达明白,语言必须锤炼精当;三是风骨必须与文采相结合,即情志、语言、文采三者的统一。33由此,刘勰所说的“风骨"是指一种刚健豪迈、凝练生动、光华鲜明的风格。
魏晋时期的玄学及其特点:玄学是魏晋时期盛行的以儒家基本观念为核心,吸收了汉以来名家、法家的学说新以老庄思想为标志的哲学思想。基本特征:11融合儒家、道家,以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为主要研究对象。22以探讨宇宙本体为主要哲学内容。33以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为主要哲学目的。
“知音其难哉''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知音》篇中对文学鉴赏知音难遇的感慨。
“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钟嵘论诗之语。“风力主要指诗歌慷慨悲壮之情,是对诗歌内容上的要求;“丹彩”则指文采的生动、华美,两者结合就是诗歌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统一。
第三章 唐宋文论
选择题
诗穷而后工是欧阳修提出的诗文理论观点。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认为,“诗道”正如“禅道”,唯在妙悟。
欧阳修的文艺思想的是提倡诗歌风格的多样化、肯定文学的自身价值。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欧阳修《六一诗话》首开“诗话”之体。
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纲领性作品是《与元九书》。
严羽认为,诗的最高标准是入神。
王昌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诗论作品是《诗格》。
提出词与诗界限分明、“词别是一家”的是李清照。
“以我观物”、“以物观物”之说对后文论影响巨大,其提出者是宋代理学家辛弃疾。
《瀛奎律髓》所言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宗”是陈与义。
“以我观物、以物观物”属于邵雍文论思想。
朱权、徐渭、李开先、何良俊、沈璟均属于明代戏曲理论家。
唐人皎然撰写的《诗式》,提出“诗有五格”,并以此品第诗的高下。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兴趣说”,他说:“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方回的《瀛奎律髓》把宋代的“诗话之学”和“评点之学”两种体裁综合运用,有论有评,独具特色。
“随物赋形“为苏轼在艺术技巧方面所提出的观点。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的作者是陈子昂。
《六一诗话》的作者是欧阳修。
随物赋形、辞达而已属于苏文论观点。
嘉庆年间强调“寄托”的“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张慧言、周济。
由陆法言写成,并成为后人考音制文的工具书,且对唐律诗的形成起到寞基作用的是《切韵》。
欧阳修继承司马迁和韩愈而提出的著名命题是诗穷而后工。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篇完整的词论是《花间集序》。
苏轼的思想相当复杂,儒道佛在他世界观的各方面互摄互融。
词在唐五代称曲子或曲子词,是与乐密切相关的一种新的格律诗。
随物赋形“为苏轼在艺术技巧方面所提出的观点。
最先将“意境”引入文学理论中的诗论著作是王昌龄《诗格》。
提出“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的是严羽。
李清照论词的核心是“词别是一家”。
中唐诗僧皎然在《诗式》中分五格论诗。
在词论史上,欧阳炯的《花间词序》是一篇重要的文献。
提出“思与境偕"的是司空图。司空图在《诗品》中提出了“韵味”说。
曾被人称为“唐之诗祖”的是陈子昂。
坚决反对齐梁诗风,重视文学政治教化作用的隋代文论家是李谔。
提倡诗歌的风骨兴寄,以改革诗坛绮靡风气的是(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论诗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唐代诗论家是(司空图)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兴趣说”,他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推崇“汉魏风骨”的唐代文学理论家是陈子昂。
宋代词论家张炎的著作是《词源》。
《艺概》对前人论述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整理,它的作者是刘熙载。
号“六一居士”的欧阳修所著的诗话,被人称作《六一诗话》。
提出“大抵禅道在于妙悟,诗道亦在妙悟”的文论家是严羽
《碧鸡漫志》的作者是王灼。
第一部以“格”、“式”、“法”为题的诗论专著是唐代的《诗格》。
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的是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
强调词的内容雅正”、风格“清空”的词论家是张炎。《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的作者是陈子昂。
词源》上下两卷,上卷论音律,下卷论词的创作。《词源》论词,以协和音律为重。《词源》可以说是宋格律词派艺术经验的总结。在词的思想内容方面,《词源》强调“雅正”。在风格上,《词源》表现出对清空”的审美追求。
宋代文学理论家苏轼词论的基本观点是词为诗商,诗词同源。
主观题
词“别是一家”是李清照在《论词》中表达的对词这种文学形式独特性的认识。这一观点认为,词与歌唱关系密切,因而音律和谐应该是词最本质的特征。
王昌龄《诗格》中的“意境”理论:11王昌龄最先将“意境”的概念引入了文学理论。22王昌龄所谓意境,指心灵对外界的感受,但它只是内在的思想感情活动,是一种含蓄的、理智的思维活动。33王昌龄所说的“意境”和现在意义上的情景交融的“意境”含义不同,现代意义上的“意境”多从“意”与“境”的并列关系上看,王昌龄的“意境”则是“意之境”。
司空图是唐代诗人、诗论家。撰有诗论《二十四诗品》,论诗标举“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力倡“韵味”论。
严羽对李白杜甫优劣的评价:严羽认为,“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严羽的分析比较,成为“李杜之争”富有代表性的结论之一。
在词的思想内容方面,张炎强调“雅正”,其“雅正”的内涵包括:第一,词虽在言情方面胜过诗,但却不能“为情所役”,要重“志之所之”。第二,雅正要符合儒家的中和之美的追求。
分析“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是白居易《与元九书》关乎诗歌之大端的开篇之论。该论是白居易对诗歌理论的系统说明。同时也是对孔门诗论的高度概括和发展。白居易认为诗歌要以情感为创作基础,以文采声律为外在形式,以阐发经义为主要目的。
苏轼认为的艺术鉴赏的原则:首先,鉴赏者应实事求是,明了是非,不随世俗的眼光,并接受时间的检验。其次,鉴赏者应具备丰富的经历。再次,鉴赏者要有广博的知识。
司空图的“思与境偕”指的是诗人的情思(想像)和外界客观存在相结合,有情景交融的意思。
苏轼的“随物赋形”指创作时针对不同的审美意象所做的不同形象描绘。这里的“物”并非指事物本身,而是指事物本身在艺术构思中形成的审美意象,它既可是客观的审美之“象”,又可是主观的审美之“意”。
词的起源:11是民间歌谣,它是词最直接的源头。22是外族的歌舞。333是乐府在新的时代与文人诗的结合,从而形成为文人词。
司空图韵味说:司空图论诗强调诗歌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后人称为“韵味说”。它要求好的诗歌,不能停止在诗歌语言所造成的表面形象上,而应该含蓄,意味深长,令人回味不尽。
《沧浪诗话》是南宋严羽著。它是一部体系极为严密的论诗专著,以禅喻诗,以禅论诗。它对中国文学理论影响深远。
苏轼文艺鉴赏方面的思想:11鉴赏者应该实事求是,明了是非,不随世俗的眼光,并接受时间的检验。22鉴赏者应具备丰富的阅历。33鉴赏者应有广博的知识。
在词的思想内容方面,张炎强调“雅正”,内涵包括两个方面:11词虽然在言情方面胜过诗,但却不能“为情所役”,要重“志之所之”。22雅正要符合儒家的中和之美的追求。
严羽的“熟参":就是仔细钻研诗歌创作规律,品位借鉴诗的优劣,这是一种读书穷理的学力锻炼,通过这种锻炼,诗人才有可能进人“妙悟"之境。
随物赋形是苏轼文论观点之一。指创作时对不同的审美意象所作的不同形象的描绘。
欧阳炯《花间集序》的主要词学观点:在词的源流问题上,欧阳炯认为词是自“乐府相传",又接受了“南朝之官体"、“北里之娼风"的影响而形成的。因此亦应合乐而歌。在词的形式上,欧阳炯认为应该重视声律、文采,“文抽丽锦"、;啪按香檀"。在词的功用上,欧阳炯一反周汉儒家风雅大意,认为词的功用在于声色之乐。
陈子昂所提倡的风骨”、“兴寄”的主要内容:所谓“风骨",指通过健朗遒劲的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清, 从而造成诗歌外在于人的整体风貌。所谓“兴寄",是指诗歌中的“托物起兴"、 “因物喻志", 从而使内在的思想情感和外在的具体形象融合统一。
苏轼文艺创作方面的思想:苏轼的文艺思想中,包含了从积累到构思、再到艺术传达等一系列创作规律的论述。首先,苏轼认为,要注重生活的积累,不可强求。其次,有了主客观的积累,然后便可以进入构思阶段。再次,在艺术传达方面,苏轼提出了“随物赋形和“辞达两种方法。
第四章
金元明文论
选择题
把宋代的“诗话之学”与“评点之学”两种体裁综合运用、论评结合的是方回所著的《瀛奎律髓》。
袁宏道提出的理论有世道既变,文亦因之、追求“性灵”、主张学习民间语言。
在吴江派与临川派的论争中,汤显祖主张重意趣。
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沈璟。
第一个明确提出应把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评价小说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的是金圣叹。
王士祯的“神韵”说承袭和发展了晚唐以来的“韵外之旨”说和宋代严羽的“兴趣”说。
元好问论诗崇尚“古雅“,其内涵是温柔敦厚。
金元之际的诗人元好问以诗论诗的著作是《论诗绝句三十首》
周德清论述北曲音韵的著作是《中原音韵》
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
元代后期的诗文批评家杨维桢论诗首重诗人的品格,注重“面目骨体”与诗之“情性神气”的统一
明代初期最有价值的戏曲理论著作是朱权的《太和正音谱》
临川派和吴江派之争的焦点是意趣和格律之争
明代理论家李开先重视民间通俗作品,他在《市井艳词序》中认为“真诗只在民间"
金元时期,本是论述北曲音韵但对南戏亦有很大影响的著作是《中原音韵》
现存最早的一篇批评小说的文章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明代戏曲本色论者何良俊、徐渭、沈璟
明代提倡“童心说“的文论家是李贽。
袁枚论诗观点:强调诗歌要有真我;主张诗歌题材风格多样化;明确提出“情所最先,莫如男女”;注重灵机和真趣;较重视才学识对写好诗的作用。
方回的《瀛奎律髓》是把宋代诗文理论的两种体裁综合运用,这两种体裁是诗话之学、评点之学。
明代戏曲理论家徐渭的《南词叙录》是中国最早一部吴于南戏的理论著作
临川派与吴江派论争的焦点在于格律与意趣之争
王若虚提出“诗词一理”,反对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论
李贽、叶昼对《水浒传》的点评,已开始有意地将小说与现实社会做对比。
共同倡导“性灵“文学流派的“公安派“人物主要有: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
元好问所著《论诗绝句三十首》中的诗歌理论,引之以规范的是曹操。
《雪涛阁集序》属于袁宏道作品。
“本色”理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源远流长,主张这一理论的有陈师道、严羽、何良俊、徐渭、沈璟。
《南词叙录》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著作,作者是(徐渭)
元好问主张诗应天然质朴、他评价一位诗人的作品是“语天然而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位诗人是(陶渊明)
明确将“格高”视为评诗、选诗的标准的是方回。
金圣叹于明末评点的《水浒传》对整个清代的小说理论影响很大。
在临川派与吴江派之争中,沈璟要求作家和演员一定要熟悉格律,“合律依腔”。
金元词论家中,提出“诗词一理”,反对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论的是王若虚。
公安派文论家中,提出“辞达”主张的是袁宗道。
以评点《水浒传》而知名的明代小说理论家有李贽和叶昼。
汤显祖的“才情论”认为,艺术作品应该以“意、趣、神、色”为主。
元好问以诗来表达其诗学主张的作品是《论诗绝句》三十首。
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宋元两代戏曲声乐的理论及歌唱方法的古典戏曲专著是燕南芝庵的《唱论》
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著作是明代徐渭的《南词叙录》
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的是金元时期的戏曲作家一百余人的传记和作品目录。
明代蒋大器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批评小说的文章。
江西诗派的诗论家方回论诗,明确将“格高”视为评诗、选诗的标准
临川派和吴江派的论争主要体现为意趣与格律之争。
明代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批评小说的文章,其作者是蒋大器
汤显祖的“意、趣、神、色"可以概括为才情。
提出“真诗只在民间”理论观点的是李开先。
主观题
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容:11失于“童心”的原因是闻见道理入于内而为主,遮掩了意心。22李贽的“童心”说,为文学摆脱政治、伦理束缚走向性灵的艺术开瞬了道路,对公安三袁、汤显祖等人的创作和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元好问诗论:11提倡真诚自然。元好问严历批评失于“诚”的唱和之作,费颂天然质朴之作。22类尚古朴雅正。元好问认为,古雅即“温柔教厚”,不是要求语言古拗,而是重在质朴。333主张刚健排浑。推养“建安风背”,对铺于柔弱的诗风提出了批评。
元好问认为:诗与文有别,“诚”为诗之本,诗之用是“厚人伦”、“美教化”。
“诗眼“指诗中的警句、佳句以及立意高远的妙语。方回在诗歌评点中多标出“诗眼''并说明其妙处。
元好问论诗之语:11元好问认为,诗与文有别。22“诚”为诗之本。333诗之用是“厚人伦”、“美教化”。
“诗眼“指诗中的警句、佳句以及立意高远的妙语。方回在诗歌评点中多标出“诗眼''并说明其妙处。
《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主要观点:第一,小说创作一定要“事纪其实'',要依据历史事实,达到几乎等于史的程度。当然要成为小说就必然经过作家的“留心损益“。第二,语言也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以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
《南词叙录》:明代徐渭作。是中国最早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著作,也是宋、元、明、清时代专论南戏的唯一著作。对南戏的源流、发展情况、风格声律、作家作品的评论及对术语、方言等作了多方面的研究。
汤显祖“才情”论的主要内容:11艺术作品应该以“意趣、神、色”为主。意趣、神皆以“情”为本,色则与“才”关系密切。22创作全凭才情的驱使。
元好问的诗学观点:11提倡真诚自然。元好问论诗,主张“诚”,提倡自然。22崇尚古朴雅正。元好问崇尚“古雅”,此“古雅”就是古朴雅正的意思。333主张刚健雄浑。和北方整个诗风相一致,元好问推崇“建安风骨”,尤喜刚健雄浑的诗作。
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在《雪涛阁集序》中所表述的文学思想:11文学发展论。文章从文学发展的规律论述了文学和时代生活的关系,认为随着生活和语言的变化,文学也应该随之变化。22表现“性灵”。他主张诗歌要直抒胸臆,要“独抒性灵”。33重视学习民间语言。他认为,民间歌谣能够“任性而发”,保持“真心”,所以应该吸收。
公安派是明代的一个文学流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共同倡导性灵文学,因三人是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
元好问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倡真诚自然。元好问论诗,主张“诚”,提倡自然。第二,崇尚古朴雅正。元好问崇尚古雅,这古雅”就是古朴雅正,其具体内涵,元好问认为就是温柔敦厚”。